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德主刑辅”思想及其对当代行政管理的意义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引言第11-15页
 1、德主刑辅的基本内涵第11页
 2、目前德主刑辅思想的研究状况第11-12页
 3、研究德主刑辅思想的现实意义第12-13页
   ·认识“为政以德”的历史局限性,加强制度伦理建设第12页
   ·借鉴儒家德主刑辅思想,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第12-13页
   ·借鉴“人治”的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13页
   ·借鉴“德惟善政”的思想,加强党风和官德建设第13页
 4、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德主刑辅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过程第15-24页
   ·德主刑辅思想的起源第15-17页
     ·德主刑辅的发端第15页
     ·德主刑辅的确立第15-17页
   ·德主刑辅的历史发展过程第17-24页
     ·德主刑辅思想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第17-20页
     ·德主刑辅的巩固与发展第20-24页
第二章 德主刑辅思想的实践第24-32页
   ·德主刑辅思想在实践中的积极意义第24-28页
     ·重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第24-25页
     ·为政者要起表率作用第25页
     ·倡导教化为先,重道德教育第25-26页
     ·罚当其罪,罪刑相适应第26页
     ·德刑并举,以法律促进道德之完善第26-28页
   ·德主刑辅思想在实践中的消极影响第28-32页
     ·引礼入法,以礼代法第28-29页
     ·德主刑辅思想导致的人治状态第29-30页
     ·以尊贵卑贱划分等级,适用不同的法律标准,法律保护官吏特权第30-32页
第三章 德主刑辅思想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第32-53页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提出,内函及相互关系第32-36页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确立第32页
     ·依法治国的涵义第32-33页
     ·法与道德的关系第33-34页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第34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第34-36页
   ·儒家治国主张与现代法治的区别及启示第36-42页
     ·儒家的礼治、德治、人治主张第36-37页
     ·现代法治与儒家治国主张的区别第37-39页
     ·以德治国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德治观”第39-40页
     ·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第40-42页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关系第42-46页
     ·依法行政需要以德行政与其相配合第42-45页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相辅相成第45-46页
   ·德主刑辅思想积极因素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启示第46-47页
     ·强化道德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第46页
     ·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46-47页
     ·大力提倡法治,自觉抵制人治第47页
   ·当代行政管理克服德主刑辅思想消极影响的对策第47-53页
     ·传统行政文化的弊端第47-48页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治国方略的主要负面影响第48-50页
     ·我们目前应采取的对策第50-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Synapsin Ⅰ、BDNF的动态变化及葛根素干预研究
下一篇:α-淀汾酶对大鼠心室肌和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