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电工论文--矿山机械的电力装备与自动化论文

基于PLC控制的单巷掘进多局部通风机集成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基于PLC控制的单巷掘进多局部通风机集成控制系统的意义第10-11页
   ·集控系统发展与现状第11-13页
     ·国外集控系统发展与现状第11页
     ·国内集控系统发展与现状第11-13页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13-14页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集控系统方案设计第15-23页
   ·控制方式的确定第15-17页
   ·控制功能的确定第17-18页
   ·系统框图第18-19页
   ·CPU系统的确定第19-20页
     ·系统输入输出量统计第19页
     ·系统选型第19-20页
     ·系统电源预算第20页
   ·变频器选型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PID算法在集控系统瓦斯排放中的应用第23-39页
   ·控制算法的确定第23-24页
   ·PID控制简介第24-26页
     ·经典PID控制算法第24-25页
     ·数字PID控制算法第25-26页
   ·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第26-35页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第26-27页
     ·PLC的PID模块分析第27-29页
     ·PID控制器的设计及实现第29-35页
   ·PID参数自整定第35-38页
     ·PID调节控制面板第35-36页
     ·PID自整定步骤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集控系统保护功能的实现第39-58页
   ·漏电闭锁保护第39-44页
     ·人身触电特征分析第39-41页
     ·漏电闭锁保护原理第41-42页
     ·直流电源设计第42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42-43页
     ·漏电闭锁动作值第43-44页
   ·电流保护第44-53页
     ·电流故障的特征与分析第44页
     ·三相对称短路和过载保护第44-48页
     ·三相对称短路和过载保护试验数据分析第48-49页
     ·不对称短路保护第49-52页
     ·断相保护第52-53页
   ·电压保护第53-57页
     ·电压故障特征与分析第53-54页
     ·暂态过电压保护第54-56页
     ·稳态电压保护第56页
     ·稳态电压保护试验数据分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集控系统人机通道的设计第58-63页
   ·整定参数输入第58-60页
     ·输入内容确定第58页
     ·输入功能的实现第58-60页
   ·状态参数输出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集控系统通讯功能的实现第63-81页
   ·PLC和变频器通讯端口的物理特性第63-65页
     ·RS-485接口标准第63-64页
     ·CPU226 RS-485引脚分配第64页
     ·CPU226通讯方式第64-65页
   ·变频器通讯协议第65-72页
     ·Modbus协议简介第66-67页
     ·通讯帧结构第67-68页
     ·功能码及通讯数据描述第68-70页
     ·通讯帧错误校验方式第70-72页
   ·PLC与变频器通讯功能的实现第72-74页
     ·变频器参数设置第72页
     ·软件程序设计第72-74页
     ·通讯系统抗干扰第74页
   ·集控系统与上位机通讯功能的实现第74-80页
     ·现场总线介绍第75-77页
     ·通讯方式确定第77-79页
     ·通讯功能的实现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集控系统软件设计第81-89页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第81页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第81-83页
     ·系统软件设计原则第81-82页
     ·系统软件结构第82-83页
   ·系统软件第83-88页
     ·主程序第83页
     ·起动子程序第83-84页
     ·初始化与自检子程序第84-85页
     ·整定参数计算子程序第85-87页
     ·故障检测子程序第87页
     ·电流保护子程序第87页
     ·瓦斯排放子程序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八章 集控系统调试第89-95页
   ·系统调试条件第89-90页
   ·实验室调试第90-94页
     ·合闸前调试第90-92页
     ·合闸后调试第92-94页
     ·无故障运行第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九章 研究结论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附录第99-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系统的调制解调技术研究
下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家兔眼轮匝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