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密体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密体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公钥认证方法 | 第12-13页 |
| ·签密体制的安全特性 | 第13-14页 |
| ·签密体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1-29页 |
| ·双线性对 | 第21-22页 |
| ·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名方案 | 第22-25页 |
| ·Boneh-Lynn-Shacham 短签名方案 | 第22页 |
| ·Zhang-Safavi-Naini-Susilo 短签名方案 | 第22-23页 |
| ·Hess 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 | 第23页 |
| ·Paterson 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 | 第23-24页 |
| ·Cha-Cheon 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 | 第24-25页 |
| ·Cheng-Liu-Wang 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 | 第25页 |
| ·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密方案 | 第25-27页 |
| ·Libert-Quisquater 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 | 第25-26页 |
| ·Chow-Yiu-Hui-Chow 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基于双线性对对的的签密 | 第29-49页 |
| ·基于证书的签密方案 | 第29-35页 |
| ·形式化定义 | 第29-31页 |
| ·方案描述 | 第31-32页 |
|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价 | 第32-35页 |
| ·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 | 第35-41页 |
| ·形式化定义 | 第35-37页 |
| ·方案描述 | 第37-38页 |
|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价 | 第38-41页 |
| ·基于自证明公钥的签密方案 | 第41-46页 |
| ·方案描述 | 第42-45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45-46页 |
| ·三种类型签密的比较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 第四章 基于双线性对对的的门限签密与门限解签密 | 第49-61页 |
| ·基于身份的门限签密方案 | 第49-57页 |
| ·形式化定义 | 第49-51页 |
| ·方案描述 | 第51-53页 |
|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价 | 第53-57页 |
| ·基于身份的门限解签密方案 | 第57-60页 |
| ·预备知识 | 第57-58页 |
| ·方案描述 | 第58-59页 |
| ·方案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基于双线性对对的的的多多接收者签密 | 第61-73页 |
| ·基于证书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 | 第61-66页 |
| ·形式化定义 | 第61-62页 |
| ·方案描述 | 第62-63页 |
|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价 | 第63-66页 |
| ·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 | 第66-72页 |
| ·形式化定义 | 第66-68页 |
| ·方案描述 | 第68-69页 |
|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价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基于双线性对对的的代理签密 | 第73-81页 |
| ·代理签密的安全性要求 | 第73页 |
| ·Wang-Liu 方案及其弱点 | 第73-76页 |
| ·Wang-Liu 方案 | 第73-75页 |
| ·Wang-Liu 方案的弱点 | 第75-76页 |
| ·一个改进方案 | 第76-79页 |
| ·方案描述 | 第76-77页 |
|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价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结束语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