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7页 |
第一章 王弼“名教本于自然” | 第17-22页 |
第一节 王弼“名教本于自然” | 第17-22页 |
(一) 以无为本 崇本息末 | 第17-18页 |
(二) 自然可以统御名教 | 第18-20页 |
(三) “无”或“自然”就是“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阮籍、嵇康“自然”高于“名教” | 第22-35页 |
第一节 阮籍推崇“自然”,“自然”高于“名教” | 第22-29页 |
(一) 法自然而为化 | 第22-23页 |
(二) 礼法是“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 | 第23-24页 |
(三) 自然一体,万物一体 | 第24-27页 |
(四) 陵天地而与浮明遨游无始终,自然至真也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 第29-35页 |
(一) 越名任心 | 第29-30页 |
(二) 乐的本体出于自然 | 第30-32页 |
(三) 养生论中的“自然”思想 | 第32-35页 |
第三章 郭象、陶渊明“自然”与“名教”的统一 | 第35-46页 |
第一节 郭象“自然与名教的统一” | 第35-40页 |
(一) 名教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名教 | 第35-36页 |
(二) 名教出于自然 | 第36-38页 |
(三) 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 | 第38-40页 |
第二节 陶渊明的自然观 | 第40-46页 |
(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第40-43页 |
(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第43-46页 |
第四章 从卢梭的“自然人”和康德“文化人”来看魏晋美学中的自然观 | 第46-52页 |
第一节 自然人向文化人的过渡 | 第46-50页 |
第二节 魏晋美学中的“名教”与自然之辩的实质是自然人向文化人、道德人的转化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