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子参与的双势垒隧穿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 2 介观结构的隧穿现象 | 第10-24页 |
| ·介观隧穿结构 | 第10-13页 |
| ·平面势垒结构的隧穿现象 | 第10-11页 |
| ·半导体量子阱 | 第11-13页 |
| ·相干共振隧穿和非相干共振隧穿 | 第13-24页 |
| ·相干共振隧穿 | 第13-18页 |
| ·非相干共振隧穿 | 第18-24页 |
| 3 介观电子输运的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 | 第24-36页 |
| ·传输矩阵方法 | 第24-27页 |
| ·模匹配方法 | 第27-29页 |
| ·Green 函数方法 | 第29-33页 |
| ·Boltzmann 方程 | 第33-36页 |
| 4 声子参与的双势垒隧穿 | 第36-52页 |
| ·电子—声子相互作用 | 第36-40页 |
| ·相互作用过程 | 第36页 |
| ·电子—声频支声子相互作用 | 第36-38页 |
| ·电子—光频支声子相互作用 | 第38-40页 |
| ·本文的理论模型及方法 | 第40-44页 |
| ·透射几率计算 | 第44-50页 |
| ·共振隧穿透射几率计算 | 第44-47页 |
| ·声子辅助隧穿透射几率计算 | 第47-50页 |
|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