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Mannich碱、四氢异喹啉及四氢-β-咔啉的仿生合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四氢叶酸辅酶的仿生化学第14-23页
 1 四氢叶酸辅酶简介第14-15页
 2 四氢叶酸辅酶模型化合物及其仿生有机合成第15-20页
   ·荷兰Pandit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第16-18页
   ·印度Harjit Singh曲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第18页
   ·山西大学夏炽中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第18-19页
   ·西北大学史真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3页
第二部分 Mannich碱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第23-45页
 前言第23-24页
 1 文献综述第24-32页
   ·Mannich反应概述第24-26页
     ·Mannich反应第24页
     ·Mannich反应的反应物第24-26页
       ·含有活泼α-氢的化合物第25页
       ·醛第25-26页
       ·碱性氨(胺)第26页
   ·Mannich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第26-32页
     ·以酮作为酸组分的Mannich应第26-30页
     ·以酚、杂环及酸、醛等作为酸组分的Mannich反应第30-31页
     ·N-Mannich反应第31-32页
 2 Mannich碱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第32-41页
   ·实验部分第33-36页
     ·试剂与仪器第33页
     ·1,3-二甲基苯并咪唑烷(3)的合成第33-34页
     ·2-(4-(苄氧基)苯基)异丙醇(11)的合成第34页
     ·1-苯基-3-苯胺基丙酮(4)的合成第34页
     ·4-苯胺基-2-丁酮(5)的合成第34-35页
     ·2-二乙胺基-1-苯基-1-丙酮(6)的合成第35页
     ·4-二乙胺基-2-丁酮(7)的合成第35页
     ·3-二乙胺基-1-苯基-1-丙酮(8)的合成第35页
     ·N,N-二苄基-2-氨乙基甲基酮(9)的合成第35-36页
     ·3-二甲胺基-1-苯基-1-丙酮(10)的合成第36页
     ·(R)-4-(4-苄氧苯基)-1-(1-苯乙基)-1,2,3,6-四氢吡啶(12)的合成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反应机理第36-37页
     ·Mannich反应讨论第37-39页
     ·隐蔽的Mannich反应的工业应用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第三部分 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第45-85页
 前言第45-46页
 1 文献综述第46-66页
   ·异喹啉类生物碱第46-49页
     ·异喹啉类生物碱在医药工业中的用途第46页
     ·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第46-49页
       ·双苄异喹啉类第47-48页
       ·原小檗碱类第48-49页
   ·国内外对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抗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第49-52页
   ·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文献合成方法第52-66页
     ·Pictect-Spengler合成法第52-58页
       ·Pictet-Spengler反应酸催化体系第52-53页
     1) Lewis酸催化的Pictect-Spengler反应第52-53页
     2) Brφnsted酸催化的Pictect-Spengler反应第53页
     3) 无酸催化的Pictect-Spengler反应第53页
       ·Pictet-Spengler反应的选择性第53-56页
     1) Pictet-Spengler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第53-55页
     2) Pictect-Spengler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第55-56页
       ·特殊底物的Pictet-Spengler反应第56-58页
     1) N—酰基Pictet-Spengler反应第56页
     2) 不以醛作为底物的Pictet-Spengler反应第56-57页
     3) 不经过烯胺正离子的Pictet-Spengler反应第57-58页
       ·固相Pictet-Spengler反应第58页
     ·Bischler-Napieralski合成法第58-61页
       ·手性辅基调控的不对称合成第59页
       ·手性还原剂还原前手性3,4-二氢异喹啉第59-60页
       ·固相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第60-61页
     ·Pomoanz-Fistsch合成法第61页
     ·C-C联接合成方法第61-64页
       ·[a~1+d~1]合成策略第62-64页
       ·[d~1+a~1]合成策略第64页
     ·Schittler-Muller合成法第64-65页
     ·Grignard试剂合成法第65页
     ·仿生合成法第65-66页
 2 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第66-80页
   ·实验部分第66-75页
     ·仪器与试剂第66页
     ·苯并咪唑(1-4)的合成第66-67页
     ·苯并咪唑盐的(5-8)合成第67-68页
     ·Grignard试剂(22-24)的合成第68页
     ·Grignard试剂(25-27)的合成第68-69页
     ·Grignard试剂(28-30)的合成第69页
     ·苯并咪唑烷(9-12)的一般合成方法第69-70页
     ·苯并咪唑烷(13-21)的一般合成方法第70-71页
     ·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1)的合成第71页
     ·6,7-二甲氧基-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32)的合成第71-72页
     ·6,7-二甲氧基-1-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33)的合成第72页
     ·6,7-二甲氧基-1-丙基-1,2,3,4-四氢异喹啉(34)的合成第72页
     ·6,7-二甲氧基-1-丁基-1,2,3,4-四氢异喹啉(35)的合成第72页
     ·6,7-二甲氧基-1-戊基-1,2,3,4-四氢异喹啉(36)的合成第72-73页
     ·6,7-二甲氧基-1-苄基-1,2,3,4-四氢异喹啉(37)的合成第73页
     ·6,7-二甲氧基-1-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38)的合成第73页
     ·6,7-二甲氧基-1-(4-甲基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39)的合成第73-74页
     ·6,7-二甲氧基-1-(4-甲氧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40)的合成第74页
     ·6,7-二甲氧基-1-(4-氯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41)的合成第74页
     ·6,7-二甲氧基-1-(4-氟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42)的合成第74页
     ·6,7-二甲氧基-1-4(-硝基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43)的合成第74-75页
   ·结果讨论第75-80页
     ·反应机理第75页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75-77页
       ·格氏试剂制备的条件优化第75-76页
       ·酸度和苯并咪唑烷结构对碳转移反应产率的影响第76-77页
     ·四氢异喹啉绿色合成方法第77-78页
     ·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法的工业应用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第四部分 四氢-β-咔啉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第85-98页
 前言第85页
 1 文献综述第85-90页
   ·β-咔啉类生物碱在医药工业中的用途第86-87页
   ·四氢-β-咔啉类化合物的文献合成方法第87-90页
     ·Pictet-Spengler合成法第87-88页
     ·Bischler-Napieralski合成法第88页
     ·Li试剂和Grignard试剂合成法第88-89页
     ·Goldberg合成法第89页
     ·固相合成法第89页
     ·仿生合成法第89-90页
 2 四氢-β-咔啉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第90-95页
   ·实验部分第90-93页
     ·仪器与试剂第90-91页
     ·1,2,3,4-四氢-β-咔啉(10)的合成第91页
     ·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11)的合成第91页
     ·1-乙基-1,2,3,4-四氢-β-咔啉(12)的合成第91页
     ·1-丁基-1,2,3,4-四氢-β-咔啉(13)的合成第91-92页
     ·1-苯基-1,2,3,4-四氢-β-咔啉(14)的合成第92页
     ·1-苄基-1,2,3,4-四氢-β-咔啉(15)的合成第92页
     ·1-(4-甲氧基苯基)-1,2,3,4-四氢-β-咔啉(16)的合成第92页
     ·1-(4-氯苯基)-1,2,3,4-四氢-β-咔啉(17)的合成第92-93页
     ·1-(4-硝基苯基)-1,2,3,4-四氢-β-咔啉(18)的合成第93页
   ·结果讨论第93-95页
     ·苯并咪唑烷结构对碳转移反应产率的影响第93页
     ·反应机理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98-99页
附图第99-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技术的灌水机理及田间实践研究
下一篇:纸浆模塑制品工艺方法及其参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