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品的仿生造型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儿童用品的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论文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11-13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儿童用品的仿生造型设计方法的基础理论 | 第13-21页 |
·仿生设计 | 第13-15页 |
·仿生设计的内容 | 第13-14页 |
·仿生设计的原则 | 第14页 |
·仿生设计的意义 | 第14-15页 |
·认知心理学 | 第15-16页 |
·认知心理学的概念 | 第15页 |
·认知心理学中特征识别理论 | 第15-16页 |
·形态特征认知识别理论 | 第16页 |
·人机工程学 | 第16-18页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第16-17页 |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 | 第17-18页 |
·系统设计方法 | 第18-21页 |
·系统的特点 | 第19-20页 |
·系统化设计的主要步骤 | 第20-21页 |
第3章 儿童特征与仿生造型设计方法 | 第21-31页 |
·儿童的生理特征分析 | 第21-26页 |
·身体的巨大变化 | 第21-22页 |
·儿童人体的尺寸 | 第22-26页 |
·儿童的心理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征 | 第27-28页 |
·儿童特征与仿生造型 | 第28-31页 |
·儿童视觉感受与仿生造型 | 第29页 |
·儿童听觉感受与仿生造型 | 第29-30页 |
·儿童心理感受与仿生造型 | 第30-31页 |
第4章 儿童用品的仿生造型设计方法 | 第31-80页 |
·儿童用品的仿生造型设计方法的体系结构和流程 | 第31-32页 |
·确定仿生目标 | 第32-33页 |
·生物特征的认知 | 第33-47页 |
·生物特征认知的方法 | 第33-35页 |
·常态和非常态的生物认知 | 第33-34页 |
·生物特征的客观认知与主观认知 | 第34-35页 |
·生物形态特征的认知 | 第35-38页 |
·生物功能特征的认知 | 第38-41页 |
·生物结构特征的认知 | 第41-43页 |
·生物色彩特征的认知 | 第43-45页 |
·生物意象的认知 | 第45-46页 |
·生物形式美感的认知 | 第46-47页 |
·生物特征的记录 | 第47-55页 |
·对生物特征的观察 | 第47-49页 |
·生物特征描绘 | 第49-55页 |
·生物特征的简化 | 第55-69页 |
·生物整体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生物特征简化的两个阶段 | 第56-64页 |
·生物主要特征的提取 | 第58-60页 |
·生物主要特征的简化处理 | 第60-64页 |
·生物特征简化的手法 | 第64-68页 |
·生物特征简化的原则 | 第68-69页 |
·生物特征的产品设计转化 | 第69-77页 |
·生物特征产品设计转化的方式 | 第69-70页 |
·产品设计转化表现 | 第70-74页 |
·徒手绘图技法 | 第70-73页 |
·计算机辅助表现法 | 第73-74页 |
·产品模型的制作 | 第74-77页 |
·设计方案的评价 | 第77-80页 |
·用户界面质量 | 第77-78页 |
·产品的感染力 | 第78页 |
·产品的维护和修理性能 | 第78-79页 |
·资源的合理利用 | 第79页 |
·产品的差别性 | 第79-80页 |
第5章 应用验证 | 第80-91页 |
(1)设计调研 | 第80-81页 |
(2)确定仿生目标 | 第81-82页 |
(3)生物特征的认知 | 第82页 |
(4)生物特征的记录 | 第82-83页 |
(5)生物特征的简化 | 第83-85页 |
(6)生物特征的产品设计转化 | 第85-88页 |
(7)产品模型的制作 | 第88-89页 |
(8)设计方案的评价 | 第89-9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1-93页 |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91页 |
·论文新见解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5-96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95页 |
参加科研情况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