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 | 第14-27页 |
·软件架构 | 第14-19页 |
·软件架构的定义 | 第14-15页 |
·软件架构的意义 | 第15页 |
·软件架构视图 | 第15-17页 |
·软件架构描述的概念模型─IEEE Std 1471 | 第17-19页 |
·逆向工程 | 第19-24页 |
·逆向工程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逆向工程的规范活动 | 第20-23页 |
·逆向工程中的程序理解 | 第23-24页 |
·软件维护 | 第24-25页 |
·遗留系统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软件架构重构方法 | 第27-39页 |
·架构重构的典型问题 | 第27-28页 |
·架构重构过程模型 | 第28-33页 |
·Cacohony 元模型驱动的架构重构 | 第28-31页 |
·Symphony 视图驱动的架构重构 | 第31-33页 |
·架构重构方法和工具 | 第33-35页 |
·架构重构方法的分类 | 第35-37页 |
·按程序理解策略分类 | 第35-36页 |
·按架构重构技术分类 | 第36-37页 |
·架构重构方法与工具评价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架构重构工具 NEL 的关键技术 | 第39-58页 |
·架构视点 | 第39-42页 |
·如何获取目标视点 | 第40-41页 |
·NEL 视点的确定 | 第41-42页 |
·信息提取 | 第42-44页 |
·静态分析 | 第42-43页 |
·动态分析 | 第43页 |
·NEL 信息提取方法 | 第43-44页 |
·信息推论 | 第44-57页 |
·聚类方法 | 第44-47页 |
·模式识别 | 第47-50页 |
·设计结构矩阵 | 第50-52页 |
·关系查询 | 第52页 |
·NEL 的信息推论方法 | 第52-57页 |
·信息展示 | 第57页 |
·软件可视化 | 第57页 |
·NEL 信息展示方式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架构重构工具 NEL 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70页 |
·系统需求 | 第58-60页 |
·非功能性需求 | 第58页 |
·功能性需求 | 第58-60页 |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60-63页 |
·系统协作图 | 第60页 |
·系统包图 | 第60-61页 |
·系统静态类图 | 第61-63页 |
·系统实现 | 第63-65页 |
·信息提取的实现 | 第63-64页 |
·HQL 查询的实现 | 第64页 |
·设计结构矩阵的实现 | 第64-65页 |
·实例分析 | 第65-68页 |
·矩阵的分析 | 第65-66页 |
·HQL查询 | 第66-68页 |
·系统评价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页 |
·未来的研究工作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 第78页 |
论文发表 | 第78页 |
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