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电影—数字化影像的人本主义回归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开篇:电影已经死亡?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后电影之数字化制作 | 第11-17页 |
(一) 数字化摄影 | 第12-15页 |
1. 数字化前期准备 | 第12-13页 |
2. 数字化摄影 | 第13-14页 |
3. 数字化影像特技 | 第14-15页 |
4. 数字化剪辑 | 第15页 |
(二) 数字化放映 | 第15-16页 |
(三) 数字化表演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后电影之网络化栖居 | 第17-29页 |
(一) 网络作为后电影的载体 | 第18-21页 |
1. 网络宣传电影 | 第19-20页 |
2. 网络发行和观看电影 | 第20-21页 |
(二) 网络作为后电影的内容 | 第21-24页 |
1. 以网络社会生活为电影内容 | 第22-23页 |
2. 通过网络集体创作电影内容 | 第23-24页 |
(三) 网络作为后电影的手段 | 第24-29页 |
1. 网络互动电影 | 第25-27页 |
2. 网络个人电影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后电影之交错式审美 | 第29-40页 |
(一) 现实与虚拟 | 第30-36页 |
1. 后电影对现实的重构 | 第32-34页 |
2. 后电影对现实(幻想)的创造 | 第34-36页 |
(二) 观赏与游戏 | 第36-40页 |
1. 时间的游戏 | 第37-39页 |
2. 互动和仿真的游戏 | 第39-40页 |
结语:毁灭,回归或是新生?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