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一、董仲舒与“天人三策” | 第10-11页 |
二、治道正名 | 第11-12页 |
三、从中国传统治道之演进看研究“天人三策”治道思想之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治道的自觉 | 第14-19页 |
一、“治”与“道”的紧密结合 | 第14-16页 |
二、“治之道”与“治之具” | 第16-17页 |
三、治道包括政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天人相与的管理本体论 | 第19-25页 |
一、经典儒家管理本体论 | 第19-20页 |
二、“天人三策”管理本体论的神学色彩 | 第20-22页 |
三、儒学走向谶纬神学之始 | 第22-23页 |
四、重拾宗教信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有为以无为的管理行为观 | 第25-29页 |
一、儒、道、法三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 第25-26页 |
二、承先儒、驳道法 | 第26-27页 |
三、主张兴办太学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经权观的继承与特色 | 第29-36页 |
一、经典儒家经权观 | 第29-31页 |
二、权的继承 | 第31-32页 |
三、志在更化 | 第32-34页 |
四、经的特色 | 第34-36页 |
第五章 不与民争利 | 第36-40页 |
一、经典儒家的管理价值论 | 第36-37页 |
二、对不与民争利的强调和论证 | 第37-38页 |
三、现实关怀和历史意义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管理人性观和管理控制论 | 第40-45页 |
一、经典儒家观点之回顾 | 第40-41页 |
二、继承先儒、面向现实、加强控制 | 第41-45页 |
总述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