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蓝牙及网络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9-11页
第二章 蓝牙协议体系和TCP/IP 协议第11-17页
   ·蓝牙核心协议第11-14页
   ·嵌入式系统中的TCP/IP 协议第14-16页
     ·网际互连协议第14-15页
     ·传输层协议第15页
     ·应用层协议第15页
     ·TCP/IP 协议栈的层次结构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及其架构第17-26页
   ·嵌入式系统简介第17-18页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第17页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第17-18页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第18页
   ·嵌入式系统基本结构第18-20页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第19页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结构第19-20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第20-24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第20-22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第22-23页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第23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第23-24页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四章 Socket 网络程序设计第26-41页
   ·Socket 编程概述第26-31页
     ·套接口的类型第26-27页
     ·客户/服务器模型第27-28页
     ·主机字节序和网络字节序第28页
     ·Socket 编程中常见的API 函数第28-31页
   ·套接口地址结构第31-33页
     ·通用套接口地址结构第31-32页
     ·IPv4 套接口地址结构第32页
     ·IPv6 套接口地址结构第32-33页
     ·IPv4 与IPv6 套接口地址结构比较第33页
   ·TCP 套接口编程第33-37页
     ·TCP 套接口编程模型第34-35页
     ·TCP 套接口编程实例第35-37页
     ·程序流程图第37页
   ·UDP 套接口编程第37-40页
     ·UDP 套接口编程模型第38页
     ·UDP 套接口编程实例第38-39页
     ·程序流程图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的构建第41-45页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概述第41-42页
     ·Linux 的特点第41页
     ·Linux 的内存管理第41-42页
     ·Linux 的文件系统第42页
   ·交叉开发环境的构建第42-43页
   ·创建和配置根文件系统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的构建第45-64页
   ·ARM 微处理器概述第45-46页
     ·ARM 微处理器的特点第45页
     ·ARM 微处理器寄存器结构第45-46页
     ·ARM 微处理器指令结构第46页
   ·S3C2410X 微处理器概述第46-50页
     ·S3C2410X 结构框图第47-48页
     ·S3C2410X 的特点第48页
     ·S3C2410X 的工作状态第48页
     ·S3C2410X 存储空间的格式第48-49页
     ·S3C2410X 的启动方式第49-50页
   ·硬件平台的选择第50-51页
   ·基于S3C2410X 处理器的硬件开发平台第51-54页
     ·斯道S3C2410X 开发套件第51-52页
     ·硬件平台总体结构图第52页
     ·开发板实物图第52-54页
   ·基于S3C2410X 的主要硬件电路设计第54-61页
     ·电源电路设计第54-55页
     ·网络接口电路设计第55-58页
     ·串行接口电路设计第58页
     ·USB 接口电路设计第58-60页
     ·复位电路设计第60页
     ·蓝牙模块电路设计第60-61页
   ·Bootloader 介绍与移植第61-63页
     ·Bootloader 的基本原理第61-62页
     ·Bootloader 的启动模式第62页
     ·Bootloader 的启动流程第62-63页
     ·U-Boot 加载根文件系统映像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7页
   ·研究成果第64-66页
   ·需要改进的方面第66页
   ·本课题的意义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采矿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