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资产证券化概论 | 第11-19页 |
·资产证券化概念 | 第11-12页 |
·基本定义 | 第11页 |
·产生背景 | 第11页 |
·参与者 | 第11-12页 |
·资产证券化构建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资产重组原理 | 第12-13页 |
·风险隔离原理 | 第13页 |
·信用增级原理 | 第13页 |
·资产证券化流程 | 第13-17页 |
·基本流程 | 第13-15页 |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流程 | 第15-17页 |
·资产证券化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 第17-19页 |
·对权益者的影响 | 第17-18页 |
·对投资者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 | 第19-39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要素的特点 | 第19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 | 第19-27页 |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 | 第20页 |
·金融分析法 | 第20-22页 |
·后续涉入法 | 第22-23页 |
·不同确认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 第23-26页 |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式 | 第26-27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计量 | 第27-34页 |
·会计计量的内涵 | 第27-28页 |
·会计计量的类别 | 第28页 |
·会计计量的方法选择 | 第28-30页 |
·三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模式下的会计计量 | 第30-33页 |
·我国对证券化资产计量的规定 | 第33-34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信息披露 | 第34-36页 |
·信息披露的原则 | 第34页 |
·国际会计惯例关于会计披露的要求 | 第34-35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 | 第35-36页 |
·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实体合并 | 第36-39页 |
第3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制度执行与监管现状研究 | 第39-46页 |
·制度设置 | 第39-41页 |
·监管机构设置 | 第41-42页 |
·建元、开元证券化案例分析 | 第42-44页 |
·有限追索 | 第42页 |
·融资表外处理 | 第42页 |
·税收中性原则 | 第42-43页 |
·市场流动性加强 | 第43页 |
·信用评级与增级 | 第43页 |
·次级收益确认 | 第43-44页 |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 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