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2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植物水分生理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光合作用 | 第12-14页 |
·蒸腾耗水作用 | 第14-16页 |
·植物水势和耐旱性研究 | 第16-19页 |
·植物水分生理研究方法及其技术手段 | 第19-24页 |
·光合作用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植物蒸腾耗水研究技术手段 | 第19-23页 |
·水势及耐旱性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植被水分生理研究趋势 | 第24-26页 |
·光合和蒸散作用研究趋势 | 第24页 |
·水势和耐旱研究趋势 | 第24-26页 |
2. 研究思路及研究区概况 | 第26-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7-29页 |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气候 | 第27页 |
·土壤 | 第27页 |
·植被 | 第27-29页 |
3. 毛乌素沙地不同灌木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第29-43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土壤持水量测定 | 第29-30页 |
·土壤渗透特性测定 | 第30页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 | 第30页 |
·土壤水分测定 | 第30页 |
·土壤水分的一般特征 | 第30-32页 |
·土壤含水量和入渗速率 | 第30-31页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31-32页 |
·裸沙地土壤水分变化 | 第32-33页 |
·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化 | 第33-35页 |
·不同立地下灌木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第35-37页 |
·不同沙地部位沙地柏土壤水分变化 | 第35-36页 |
·不同沙地部位羊柴土壤水分变化 | 第36-37页 |
·灌木地不同土层水分季节动态变化 | 第37-40页 |
·沙地柏不同土层含水量动态 | 第37-38页 |
·油蒿不同土层含水量动态 | 第38-39页 |
·羊柴不同土层含水量变化 | 第39-40页 |
·不同灌木地土壤水分消退过程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4. 灌木水分生理特性及环境因子影响 | 第43-87页 |
·试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的测定 | 第43页 |
·土壤水分测定 | 第43页 |
·水势测定 | 第43-44页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44页 |
·五种灌木叶片光合速率变化动态 | 第44-56页 |
·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动态 | 第44-51页 |
·叶片光合作用的季节动态 | 第51-56页 |
·蒸腾速率动态变化 | 第56-66页 |
·蒸腾速率的时间动态 | 第56-64页 |
·蒸腾速率的季节动态 | 第64-66页 |
·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变化 | 第66-73页 |
·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动态 | 第66-69页 |
·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动态 | 第69-73页 |
·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蒿生理因子的变化 | 第73-77页 |
·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 | 第74页 |
·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蒿光合速率 | 第74-75页 |
·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蒿蒸腾速率 | 第75页 |
·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蒿水分利用效率 | 第75-76页 |
·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蒿水势 | 第76-77页 |
·植物水势变化 | 第77-85页 |
·枝条水势的时间动态 | 第77-82页 |
·枝条水势与蒸腾速率 | 第82-84页 |
·枝条水势与水分利用效率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5 灌木生理因子对干旱和CO_2浓度的响应 | 第87-101页 |
·研究方法与材料 | 第87-88页 |
·试验研究材料 | 第87页 |
·研究方法 | 第87-88页 |
·5 种灌木生理因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88-91页 |
·不同水分处理下光合速率变化 | 第88-89页 |
·不同水分处理下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变化 | 第89-90页 |
·不同水分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 第90-91页 |
·五种灌木生理因子对CO_2 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91-97页 |
·紫穗槐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91-92页 |
·油蒿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92-94页 |
·柠条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94-95页 |
·羊柴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95页 |
·沙地柏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95-97页 |
·CO_2 升高对灌木干旱胁迫的影响 | 第97-99页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油蒿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97-98页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油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98页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油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6 灌木对水分的适应性 | 第101-11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1-104页 |
·试验材料 | 第10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04页 |
·五种灌木P-V 曲线及其参数分析 | 第104-107页 |
·P-V 曲线 | 第104-105页 |
·P-V 曲线参数分析 | 第105-107页 |
·五种灌木树种耐旱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107-108页 |
·五种灌木树种保持膨压能力 | 第108-109页 |
·不同水分处理下灌木水势响应 | 第109-113页 |
·小结 | 第113-114页 |
7 主要乔木蒸腾耗水特征与水分供求关系 | 第114-133页 |
·试验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114-116页 |
·试验材料 | 第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14-116页 |
·樟子松蒸腾耗水特征与水分供求关系 | 第116-123页 |
·樟子松叶片蒸腾速率(TRf)时间变化规律 | 第116-117页 |
·4 年生樟子松苗木耗水规律 | 第117-118页 |
·21 年生樟子松林蒸腾耗水特征及水分供求关系 | 第118-122页 |
·樟子松水分供求关系 | 第122-123页 |
·新疆杨蒸腾耗水特征与水分供求关系 | 第123-129页 |
·1 年生杨树苗木蒸腾耗水强度变化规律 | 第123-124页 |
·21 年生新疆杨防护林蒸腾耗水特征及水分供求关系 | 第124-129页 |
·旱柳蒸腾耗水变化规律 | 第129-131页 |
·叶片蒸腾速率时间变化特征 | 第129-130页 |
·单株蒸腾速率时间变化特征 | 第130-131页 |
·水分供求关系 | 第131页 |
·小结 | 第131-133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133-136页 |
·结论 | 第133-134页 |
·建议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2页 |
个人简介 | 第142-143页 |
导师简介 | 第143-146页 |
发表论文清单 | 第146-147页 |
致 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