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及其位移传感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5页
   ·传统激光谐振腔的稳定性问题第12-13页
   ·猫眼激光谐振腔的研究现状第13-19页
     ·猫眼效应第13页
     ·猫眼逆向器第13-16页
     ·猫眼激光谐振腔第16-19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9-20页
   ·应用于氦氖激光器中的猫眼谐振腔第20-22页
     ·猫眼逆向器的选择第20-22页
     ·氦氖激光器是应用猫眼谐振腔的理想领域第22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2章 猫眼谐振腔与传统谐振腔的稳定性对比实验第25-35页
   ·半外腔氦氖激光器中三种谐振腔的稳定性对比实验第25-28页
     ·实验装置第25-26页
     ·三种谐振腔中反射镜的最大允许失调角度第26-27页
     ·反射镜沿直线导轨移动时三种谐振腔输出功率的变化第27页
     ·应用三种谐振腔时激光功率的漂移第27-28页
   ·全外腔氦氖激光器中两种谐振腔的稳定性对比实验第28-33页
     ·实验装置第28-29页
     ·两种谐振腔中反射镜的最大允许失调角度第29-30页
     ·两种谐振腔中反射镜垂直于毛细管轴线的位移第30页
     ·平面输出境的允许失调角度第30-31页
     ·应用两种谐振腔时激光功率漂移的对比实验第31-33页
       ·良好工作环境下的激光功率漂移对比实验第31-32页
       ·恶劣工作环境下的激光功率漂移对比实验第32页
       ·开机8-40 分钟内的激光功率漂移对比实验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免调试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第35-46页
   ·半外腔——免调试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第35-43页
     ·理论基础第35-36页
     ·半外腔氦氖激光器中应用猫眼谐振腔的免调试实验第36-38页
     ·半外腔——免调试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的制作第38-43页
       ·猫眼逆向器装配机构的制作第39-41页
       ·猫眼逆向器的检测第41-42页
       ·激光增益管的制作第42-43页
   ·全外腔——免调试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第43-45页
     ·全外腔氦氖激光器中应用猫眼谐振腔的免调试实验第43-44页
     ·全外腔——免调试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的制作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的理论分析第46-73页
   ·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的高斯光束特性第46-49页
     ·基横模束腰的位置及尺寸第47-48页
     ·基横模的模体积第48-49页
     ·基横模的远场发散角第49页
     ·高阶横模的情况第49页
   ·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的失调特性分析第49-58页
     ·几何光学方法分析对比传统谐振腔和猫眼谐振腔的失调特性第50-52页
       ·传统谐振腔第50-51页
       ·猫眼谐振腔第51-52页
     ·矩阵光学方法分析对比传统谐振腔和猫眼谐振腔的失调特性第52-58页
       ·猫眼谐振腔第52-56页
       ·传统谐振腔第56-57页
       ·结果分析第57-58页
   ·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的误差分析第58-69页
     ·猫眼逆向器中的尺寸误差对猫眼谐振腔的影响第59-66页
       ·凸透镜的焦距存在误差第59-63页
       ·凸透镜与凹面镜的间距存在误差第63-65页
       ·凹面镜曲率半径存在误差第65-66页
     ·猫眼逆向器中的离轴误差对猫眼谐振腔的影响第66-69页
   ·腔内插入的楔形元件时猫眼谐振腔氦氖激光器的失调特性研究第69-72页
     ·传统谐振腔第69-70页
     ·猫眼谐振腔第70-71页
     ·结果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猫眼激光谐振腔横模选择特性研究第73-82页
   ·猫眼谐振腔横模选择现象第73-74页
   ·用牛顿-柯特斯公式求解衍射积分方程的方法分析猫眼谐振腔横模特性第74-81页
     ·猫眼逆向器的参数变化第74-75页
     ·激光谐振腔二维衍射积分方程第75-76页
     ·二维衍射积分方程的有限矩阵形式第76-78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8-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第82-101页
   ·仪器最初的技术方案第82-86页
     ·总体结构第82-83页
     ·工作原理第83-85页
     ·系统存在的稳定性问题第85-86页
   ·应用猫眼激光谐振腔后的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第86-87页
   ·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的进一步改进第87-97页
     ·测头部分的改进第87-94页
       ·激光增益管的制作第87-89页
       ·双折射元件的选择第89-90页
       ·滑动导轨的设计第90-93页
       ·仪器测头的封装第93-94页
     ·电路部分的改进第94-97页
   ·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用途的延伸第97-99页
     ·测量量块厚度第97-98页
     ·电感测微仪的标定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7章 猫眼折叠腔——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研究第101-127页
   ·猫眼折叠腔——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的第一种方案第101-105页
     ·仪器结构第101-102页
     ·仪器工作原理第102-103页
     ·仪器的制作第103-105页
       ·猫眼逆向器的检测第103-104页
       ·反射角M_2 的调整方法第104-105页
   ·猫眼折叠腔——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的第二种方案第105-109页
     ·仪器的结构第105-106页
     ·仪器的制作第106-109页
       ·特殊窗片的镀膜第106-107页
       ·激光增益管的制作第107-109页
   ·猫眼折叠腔与普通猫眼谐振腔的稳定性对比第109-113页
     ·理论分析第109-112页
       ·猫眼逆向器处于理想状态时第109-110页
       ·猫眼逆向器存在尺寸误差时第110-111页
       ·猫眼逆向器存在离轴误差时第111-112页
     ·对比实验第112-113页
   ·猫眼折叠腔免调试实验第113-114页
   ·猫眼折叠腔——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的位移测试曲线第114-115页
   ·猫眼折叠腔——位移自传感激光器系统的标定第115-123页
     ·与HP5529A激光干涉仪的实验比对第115-118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118-119页
       ·拟合曲线第118页
       ·测量范围第118页
       ·线性度第118-119页
       ·标准差第119页
       ·测量的重复性第119页
     ·仪器小量程内的位移测试第119-120页
     ·仪器零点漂移的测试第120-121页
     ·误差分析第121-123页
       ·滑动导轨的精度第121页
       ·温度变化的影响第121-122页
       ·四区不均引起的误差第122页
       ·起始和终止时不足仪器分辨率的位移量第122页
       ·波长的取值第122-123页
   ·电箱的新设计方案第123-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8章 论文工作总结及展望第127-130页
   ·论文总结第127-128页
   ·创新点第128-129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附录A第138-14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地区的折射波静校正应用研究
下一篇:药物代谢酶CYP450热点突变检测芯片的研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