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程序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概述 | 第10-17页 |
一、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概念辨析 | 第10-11页 |
(一) 审判监督程序概念 | 第10-11页 |
(二) 民事再审程序概念 | 第11页 |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立法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关于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规定 | 第12页 |
(二) 关于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规定 | 第12-13页 |
(三) 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规定 | 第13-14页 |
(四) 关于再审案件审判程序的规定 | 第14-15页 |
三、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特点 | 第15-17页 |
(一) 再审程序是审级制度之外的特殊救济程序 | 第15-16页 |
(二) 启动主体是具有监督权的法定机关 | 第16页 |
(三) 审理的对象是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 | 第16页 |
(四) 再审程序没有设置独立的审判程序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外民事再审程序比较 | 第17-23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民事再审程序 | 第17-21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再审程序简介 | 第17-20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再审程序评析 | 第20-21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救济制度 | 第21-23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救济制度简介 | 第21-22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救济制度评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反思 | 第23-29页 |
一、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性思考 | 第23-25页 |
(一)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与国外民事再审程序比较 | 第23-24页 |
(二)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设计缺陷 | 第24-25页 |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现实思考 | 第25-29页 |
(一) 职权干预导致私权保护弱化 | 第25页 |
(二) 启动主体多元化导致再审无限化 | 第25-26页 |
(三) 制度不当或缺失导致实际运行混乱 | 第26-29页 |
第四章 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设想 | 第29-41页 |
一、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设想 | 第29-31页 |
(一) 构建再审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29页 |
(二) 构建再审程序应适用的基本原则 | 第29-31页 |
二、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具体设想 | 第31-41页 |
(一) 将审判监督程序的名称改为再审程序 | 第31-32页 |
(二) 建立民事再审之诉 | 第32-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资料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