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外来物种入侵概述 | 第8-17页 |
·外来物种及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 | 第8-10页 |
·外来物种的定义 | 第8页 |
·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 | 第8-9页 |
·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 | 第9-10页 |
·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 | 第10-14页 |
·有意引进 | 第10-12页 |
·无意引进 | 第12-14页 |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 第14-17页 |
·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 第14页 |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损害 | 第14-15页 |
·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状况以及防范措施 | 第17-24页 |
·外来物种入侵状况 | 第17-18页 |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体系的现状 | 第18-24页 |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行立法 | 第18-19页 |
·现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体系的缺陷 | 第19-24页 |
·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 第19页 |
·立法内容不完善 | 第19-20页 |
·船舶压舱水污染严重 | 第20-21页 |
·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21-22页 |
·缺乏相关的宣传教育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及主要国家的控制措施 | 第24-31页 |
·国际条约与协议 | 第24-25页 |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状况及其对策 | 第25-28页 |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情况 | 第25-26页 |
·美国的国家总统令 | 第26-28页 |
·澳大利亚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制度 | 第28-31页 |
·澳大利亚物种入侵现状 | 第28页 |
·澳大利亚《国家杂草策略》 | 第28-29页 |
·澳大利亚对船舶压舱水的管理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的建议 | 第31-45页 |
·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立法体系 | 第31-36页 |
·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目的与指导思想 | 第31页 |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立法原则 | 第31-36页 |
·风险预防原则 | 第31-33页 |
·公众参与原则 | 第33-34页 |
·国际合作原则 | 第34-35页 |
·科技防治原则 | 第35-36页 |
·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体系的内容 | 第36页 |
·外来物种入侵的综合管理制度 | 第36-45页 |
·设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 | 第36-37页 |
·完善风险分析制度 | 第37-39页 |
·经济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 第39-41页 |
·经济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责任追究制度 | 第40-41页 |
·完善检验检疫制度 | 第41-42页 |
·船舶压舱水管理对策 | 第42-43页 |
·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监测制度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