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异噻唑啉酮对共生的球形棕囊藻和赤潮异弯藻去除效果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9页
 1 赤潮治理的意义第9-12页
   ·赤潮概述第9-10页
   ·赤潮的危害第10-12页
 2 国内赤潮防治及除藻研究进展第12-16页
 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6-19页
   ·实验藻种的确定第17-18页
   ·药物的确定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异弯藻与棕囊藻共生关系的研究第19-28页
 引言第19页
 1 材料及方法第19-21页
   ·藻种来源第19页
   ·培养方法与条件第19-20页
   ·异弯藻与棕囊藻的单独培养第20页
   ·异弯藻与棕囊藻混合培养第20页
   ·不同氮、磷浓度下混合培养第20页
   ·藻细胞密度的计算第20-21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1-26页
   ·球形棕囊藻生长曲线第21页
   ·赤潮异弯藻生长曲线第21-23页
   ·球形棕囊藻和赤潮异弯藻混合培养生长曲线第23-24页
   ·不同N、P浓度下的两藻种混合培养的生长曲线第24-26页
 3 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异噻唑啉酮对混合藻去除效果的研究第28-37页
 引言第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除藻实验第28-29页
   ·除藻效果的表示第29页
   ·药物残留实验第29-30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0-36页
   ·异噻唑啉酮对混合藻中球形棕囊藻的去除效果第30页
   ·异噻唑啉酮对混合藻中赤潮异弯藻的去除效果第30-31页
   ·异噻唑啉酮对单独培养的球形棕囊藻的去除效果第31-34页
   ·异噻唑啉酮浓度标准曲线第34-35页
   ·除藻过程中异噻唑啉酮浓度的变化曲线第35-36页
 3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藻种色素特征HPLC分析第37-46页
 引言第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藻色素吸收光谱扫描第37-38页
   ·HPLC分析第38页
   ·除藻剂对混合藻中叶绿素a的影响第38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8-45页
   ·色素的光谱吸收特征第38-40页
   ·色素特征分析第40-44页
   ·除藻过程中叶绿素a的变化情况第44-45页
 3 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附表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牦牛妊娠早期胚胎及胎儿形态发育的研究
下一篇:熊果酸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