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指纹图谱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 吴茱萸研究进展 | 第10-20页 |
二 实验整体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三 实验部分 | 第21-38页 |
·吴茱萸药材的采集和鉴别 | 第21-23页 |
·吴茱萸药材的采集 | 第21-22页 |
·吴茱萸药材的鉴别方法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鉴别方法 | 第22-23页 |
·吴茱萸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3-27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3页 |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正交实验考察 | 第23-24页 |
·GC-MS测定吴茱萸挥发油 | 第24-25页 |
·测定条件 | 第24-25页 |
·聚类分析 | 第25-27页 |
·特征值的确定及其保留时间 | 第25页 |
·各个成分含量 | 第25-27页 |
·吴茱萸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27-34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7页 |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测定方法 | 第27页 |
·对照品和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27-28页 |
·脂溶性指纹图谱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28-29页 |
·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28-29页 |
·脂溶性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考察 | 第29-32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9-30页 |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 | 第30-31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31-32页 |
·贵州省内不同产地脂溶性部分LC-MS的检测 | 第32-34页 |
·仪器 | 第32页 |
·色谱质谱条件 | 第32-34页 |
·吴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34-38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34页 |
·供试品的制备 | 第34页 |
·提取步骤 | 第34页 |
·提取条件的考察 | 第34页 |
·水溶性指纹图谱液相条件的考察 | 第34-36页 |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 | 第34-35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35-36页 |
·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36-37页 |
·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7页 |
·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37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7-38页 |
四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38-66页 |
·吴茱萸药材的鉴定 | 第38-39页 |
·吴茱萸药材理化鉴定结果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 第39-49页 |
·GC-MS图和挥发油提取率 | 第39-46页 |
·广州产吴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含量的比较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页 |
·聚类分析结果和讨论 | 第47-49页 |
·吴茱萸脂溶性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49-60页 |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0页 |
·贵州省内不同产地脂溶性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第50-51页 |
·省外不同产地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第51-53页 |
·全国不同产地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第53-5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6-57页 |
·省内外脂溶性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与全国的比较 | 第5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6-57页 |
·不同产地LC-MS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第57-58页 |
·LC-MS质谱图 | 第58-60页 |
·吴茱萸水溶性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60-66页 |
·吴茱萸水溶性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结果 | 第60-61页 |
·贵州省内不同产地吴茱萸水溶性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第61-62页 |
·省外不同产地吴茱萸水溶性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第62-63页 |
·全国不同产地吴茱萸水溶性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第63-6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5-66页 |
五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74页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74-75页 |
详细摘要 | 第7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