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自由的限制--从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说起

郑重声明第1-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关系第9-19页
 一、新闻自由权概述第9-13页
  (一) 新闻自由的渊源第9-10页
  (二) 新闻自由的含义第10页
  (三) 采访权与知情权第10-13页
 二、隐私权的概述第13-19页
  (一) 隐私权的起源第13-14页
  (二) 隐私权的内容及性质第14-15页
  (三) 我国隐私权现状第15-19页
第二部分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冲突第19-22页
 一、权利之间的冲突具有普遍性第19-20页
 二、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本质对抗性第20页
 三、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现实基础原因第20页
 四、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社会原因第20-22页
第三部分 新闻媒体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第22-33页
 一、侵害隐私权的民事主体第22-25页
  (一) 新闻侵犯隐私权的义务主体第22-23页
  (二)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权利主体第23-25页
 二、侵害客体(隐私权)第25-26页
  (一) 隐私保有权第25页
  (二) 隐私知悉权第25-26页
  (三) 隐私利用权第26页
  (四)隐私公开权第26页
  (五) 隐私维护权第26页
  (六) 隐私支配权第26页
 三、新闻侵害隐私权的具体行为结构和方式第26-30页
  (一) 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结构观点综述第26-28页
  (二)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分类第28-30页
 四、新闻侵权主体的主观方面第30-31页
  (一) 过错原则综述第30页
  (二) 故意和过失原则的区分第30-31页
 五、受害人遭受的损害后果第31-32页
  (一) 精神损害的认定第31-32页
  (二) 财产损失的认定第32页
 六、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32-33页
第四部分 新闻自由的抗辩原则第33-44页
 一、新闻自由侵害隐私权抗辩原则概述第33-35页
 二、公共利益原则第35-36页
 三、公众人物权减原则第36-39页
  (一) 公职人员权减原则第37-38页
  (二) 公共人物权减原则第38页
  (三) 阳光隐私权和有限隐私权第38-39页
  (四) 公众人物权减原则的限制第39页
 四、合理公众兴趣原则第39-40页
 五、公开公示原则第40-41页
 六、不可辨认原则第41-42页
 七、权利人同意原则第42-43页
  (一) 权利人同意原则适用条件第42页
  (二) 默示允许的适用第42-43页
 八、新闻价值原则第43-44页
第五部分 新闻侵害隐私权民事责任的承担第44-50页
 一、停止侵害第44页
 二、赔礼道歉第44-45页
 三、赔偿损失第45-50页
  (一) 精神损害赔偿第45-49页
  (二) 财产损害赔偿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书目第51-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农民的分化
下一篇:SARS-CoV致肺损伤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