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8页 |
前言 | 第18-2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第20-29页 |
一、理论框架 | 第2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社会资本理论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 | 第22-23页 |
·社会资本开发利用与卫生事业发展 | 第23页 |
·社会卫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 第23页 |
二、资料来源 | 第23-24页 |
·文献资料 | 第23-24页 |
·现场调查资料 | 第2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4-27页 |
·文献研究 | 第24页 |
·现场调查 | 第24-25页 |
·统计分析 | 第25页 |
·结构方程模型 | 第25-26页 |
·案例研究 | 第26-27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27-28页 |
·创新性 | 第27页 |
·局限性 | 第27-28页 |
五、数据分析软件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社会资本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之一——宏观社会资本与健康关系研究 | 第29-48页 |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二、指标分类及其说明 | 第30-31页 |
三、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统计方法选择 | 第32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32-34页 |
·礼会因素指标与人均期望寿命关系模型 | 第32-33页 |
·社会因素指标与婴儿死亡率关系模型 | 第33页 |
·社会因素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率关系模型 | 第33页 |
·模型检验结果 | 第33-34页 |
五、讨论 | 第34-47页 |
·民主政治 | 第34-36页 |
·经济公平性 | 第36-38页 |
·卫生服务覆盖水平 | 第38-39页 |
·教育 | 第39-41页 |
·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 | 第41-43页 |
·人口与社会发展 | 第43-46页 |
·生活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 第46-47页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47-48页 |
第二部分 社会资本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之二——社会资本与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研究 | 第48-90页 |
一、社会人口学特征 | 第48-55页 |
·性别和年龄分布 | 第48-50页 |
·户籍与民族分布 | 第50-51页 |
·婚姻状况 | 第51页 |
·文化程度 | 第51-52页 |
·职业 | 第52-53页 |
·政治面貌 | 第53页 |
·家庭规模 | 第53-54页 |
·家庭人均月收入 | 第54页 |
·住房面积 | 第54-55页 |
·社区居住年限 | 第55页 |
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55-73页 |
·健康状况 | 第55-57页 |
·两周患病率 | 第55页 |
·慢性病患病情况 | 第55-56页 |
·心理健康状况 | 第56-57页 |
·被调查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 | 第57页 |
·行为及生活方式 | 第57-59页 |
·日常生活 | 第57-58页 |
·负性情绪发泄方式 | 第58页 |
·生活事件 | 第58-59页 |
·影响居民自评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 第59-67页 |
·影响因素分类 | 第59-60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7页 |
·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 第67-73页 |
·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多因素 | 第67页 |
·模型变量赋值 | 第67-69页 |
·建立模型 | 第69-70页 |
·对进入模型的变量进行分析 | 第70-73页 |
三、社区社会资本构成分析 | 第73-87页 |
·社会资本理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73-80页 |
·模型建构 | 第75页 |
·模型拟合 | 第75页 |
·模型修正 | 第75-77页 |
·模型评价 | 第77-80页 |
·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0-87页 |
·道德、价值观和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 第80-81页 |
·信任和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第81-82页 |
·居民友好互助 | 第82-83页 |
·人际关系网络 | 第83-84页 |
·对集体事务的关注和参与 | 第84-87页 |
四、社区社会资本与居民健康关系分析 | 第87-90页 |
第四部分 社区社会资本开发利用的空间研究 | 第90-101页 |
一、社区社会资本开发利用空间研究 | 第90-97页 |
·道德、价值观和归属感 | 第90-91页 |
·社区归属感 | 第90页 |
·道德和价值观 | 第90-91页 |
·信任和安全感 | 第91-95页 |
·居民友好互助程度 | 第95页 |
·居民的人际关系网络 | 第95-96页 |
·对社区公共事件的关注和参与 | 第96-97页 |
二、讨论及建议 | 第97-101页 |
第五部分 卫生领域社会资本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 | 第101-107页 |
一、宏观层面 | 第101-103页 |
·外在制度建设 | 第101-102页 |
·内在制度建设 | 第102-103页 |
二、组织层面 | 第103-105页 |
·医疗机构外部建设 | 第103-104页 |
·医疗机构内部建设 | 第104-105页 |
三、个体层面 | 第105-107页 |
·社区建设 | 第105页 |
·志愿组织和行为培育 | 第105-107页 |
第六部分 社会卫生资源利用策略研究 | 第107-114页 |
一、社会卫生资源投资利用空间分析 | 第107-110页 |
·投资兴办新的医疗机构 | 第107-108页 |
·原有医疗机构改革 | 第108页 |
·建立现代法人制度 | 第108-109页 |
·产权制度改革 | 第109页 |
·融资租赁 | 第109页 |
·后勤管理社会化 | 第109-110页 |
二、利用社会卫生资源的经验与教训 | 第110-111页 |
三、社会卫生资源利用策略 | 第111-114页 |
·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卫生资源投入卫生事业发展 | 第111-112页 |
·完善监管措施,实现法制化管理 | 第112页 |
·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 第112-113页 |
·为实现医院独立法人制度创造条件 | 第113页 |
·鼓励并发挥群众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9页 |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 第119-138页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38-140页 |
附录二 社会资本与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 | 第140-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