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制造信息中的知识发现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9页 |
·数据挖掘技术现状 | 第14-17页 |
·多智能体技术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具体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关键问题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制造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发现 | 第23-46页 |
·知识分类 | 第23-28页 |
·刚性知识与柔性知识 | 第24-27页 |
·柔性知识与企业软实力 | 第27页 |
·关联知识 | 第27-28页 |
·知识发现过程及其应用 | 第28-37页 |
·知识发现过程模型 | 第28-31页 |
·数据可视化 | 第31-36页 |
·知识管理 | 第36-37页 |
·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 第37-44页 |
·产品设计应用 | 第37-41页 |
·产品质量控制应用 | 第41-43页 |
·产品客户关系管理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关联知识研究与算法 | 第46-64页 |
·关联知识规则及其度量 | 第46-51页 |
·关联知识规则 | 第46-47页 |
·关联知识规则的度量 | 第47-49页 |
·关联知识表达 | 第49-50页 |
·应用关联知识发现技术的数据特征 | 第50-51页 |
·关联知识规则 APRIORI算法 | 第51-55页 |
·数学表达 | 第51-53页 |
·程序算法描述 | 第53页 |
·多智能体架构下的知识发现精度 | 第53-55页 |
·数据准备 | 第55-63页 |
·关联知识发现的数据准备规则 | 第55-58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8-62页 |
·数据分割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多智能体理论及其应用 | 第64-85页 |
·多智能体理论和技术 | 第64-69页 |
·多智能体系统的特点 | 第65-66页 |
·基于多智能体的方法 | 第66-67页 |
·多智能体系统的典型应用及其结构 | 第67-69页 |
·产品知识发现系统分析 | 第69-72页 |
·任务分析 | 第69-71页 |
·多智能体技术应用分析 | 第71-72页 |
·产品知识发现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72-76页 |
·任务分发智能体 | 第72-73页 |
·知识发现智能体 | 第73-74页 |
·归类智能体 | 第74-75页 |
·知识管理 | 第75-76页 |
·产品知识发现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76-83页 |
·有关的术语定义 | 第78-79页 |
·智能体间相互关系 | 第79-80页 |
·通讯机制 | 第80-83页 |
·任务分发策略 | 第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知识发现应用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 第85-109页 |
·多智能体软件系统的构建 | 第85-88页 |
·多智能体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85-87页 |
·多智能体软件系统的动态数据接口 | 第87-88页 |
·知识发现应用系统的实现 | 第88-104页 |
·知识发现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 | 第88-89页 |
·数据准备模块开发 | 第89-91页 |
·数据编码与解码 | 第91-96页 |
·任务分发智能体实现 | 第96-100页 |
·知识发现智能体 | 第100-103页 |
·归类智能体 | 第103-104页 |
·知识发现应用系统的知识应用与管理 | 第104-107页 |
·权限管理的功能化抽象 | 第105页 |
·动态权限的数据结构 | 第105-107页 |
·程序实现 | 第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109-119页 |
·系统的测试环境与数据准备 | 第109-110页 |
·柔性知识的测试分析 | 第110-112页 |
·柔性知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 第112页 |
·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算法测试与分析 | 第112-115页 |
·可信度与支持度的取值及其影响 | 第112-114页 |
·数据不同分割方式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系统的资源消耗与效率 | 第115-117页 |
·系统的知识应用客户端 | 第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7章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