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长江和三峡库区浮游植物季节变动及其与营养盐和水文条件关系研究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0页
  1 筑坝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第12-35页
   ·大坝对河流浮游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3-24页
   ·水流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第24-25页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第25-27页
   ·浮游植物-水生态系统的指示生物第27-29页
   ·水库和河流生态系统的模型第29-32页
   ·河流、水库“水华”控制技术第32-35页
  2 我国河流水库生态学研究进展第35-37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7-40页
第二部分 河流浮游植物动态演替及其与水文、营养盐关系研究第40-99页
 第二章 雨季和旱季香溪河及三峡水库坝前浮游植物组成和数量分布第40-59页
  1 前言第40-4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样品采集第41-43页
   ·理化因子的测定第43页
  3 结果第43-56页
   ·浮游植物的丰度及数量分布第43-50页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以碳生物量计)第50-56页
  4 讨论第56-58页
  5 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组成与数量分布第59-86页
  1 前言第59-6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样品采集第60页
   ·理化因子测定第60-62页
  3 结果第62-83页
   ·浮游植物组成和相对密度第62-65页
   ·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情况(以碳计)第65-71页
   ·长江干流的主要理化因子第71-74页
   ·三峡大坝上下游藻类数量、生物量与水流量关系第74-79页
   ·长江干流硅酸盐与水流量的关系第79-81页
   ·长江输沙量和水流量的关系第81-83页
  4 讨论第83-85页
  5 小结第85-86页
 第四章 长江中游支流汉江(武汉段)浮游植物组成与数量变化第86-99页
  1 前言第86页
  2 材料和方法第86-87页
   ·采样地点第86页
   ·理化因子(营养盐)的测定第86-87页
  3 结果第87-95页
   ·汉江(武汉段)浮游植物周年分布情况第87-90页
   ·汉江(武汉段)浮游植物相对数量分布第90-92页
   ·汉江(武汉段)浮游植物密度分布情况第92-94页
   ·汉江(武汉段)各站点营养盐(TN、TP)及水文情况第94-95页
  4 讨论第95-97页
  5 小结第97-99页
第三部分第99-135页
 第五章 水流动力对浮游植物生长和组成的影响第99-116页
  1 水流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第99-106页
   ·前言第99页
   ·材料和方法第99-102页
   ·结果第102-105页
   ·讨论第105-106页
  2 半野外环境条件下水动力对藻类组成的影响第106-116页
   ·前言第106页
   ·材料和方法第106-108页
   ·结果第108-113页
   ·讨论第113-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第六章 温度变化对栅藻和微囊藻组成的影响第116-128页
  1 前言第116-1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17-118页
   ·试验材料第117页
   ·试验方法第117-118页
  3 结果第118-124页
   ·温度变动(14-34℃)对微囊藻和栅藻的生长和组成影响第118-120页
   ·温度变动(10-34℃)对微囊藻和栅藻生长组成影响第120-123页
   ·微囊藻和栅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第123-124页
  4 讨论第124-127页
  5 小结第127-128页
 第七章 氮硅比对淡水硅藻(冠盘藻)的生长影响第128-135页
  1 前言第1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28-129页
  3 结果第129-133页
   ·不同氮硅比条件下冠盘藻(硅藻)的比生长速率第129-132页
   ·不同的氮硅配比对冠盘藻生长的影响第132-133页
  4 讨论第133-134页
  5 小结第134-135页
结语第135-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结构设计中对称美法则的运用与研究
下一篇:税务数据仓库及其基于C4.5挖掘算法的纳税评估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