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3页 |
1 1958-1962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 | 第13-25页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 第13-17页 |
·纠正错误的初步尝试 | 第17-19页 |
·“左”倾思想继续延续 | 第19-21页 |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第21-25页 |
2 1958-1962年陈云对经济形势的观察与思考 | 第25-37页 |
·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的一些思考 | 第25-32页 |
·“多、快、好、省”的方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 第26-27页 |
·盲目的基本建设投资不利于建设规模的有效扩大 | 第27-29页 |
·忽视农业的严峻形势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 | 第29-32页 |
·苏共二十大后,中共探索促进了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考 | 第32-35页 |
·关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设想 | 第33-34页 |
·支持关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的设想 | 第34-35页 |
·经济稳定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 第35-37页 |
3 1958-1962年陈云为减少经济损失所采取的措施 | 第37-68页 |
·切实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 | 第37-46页 |
·保障粮食供应,稳定社会秩序 | 第38-41页 |
·协调工农业发展速度,优先考虑农业 | 第41-46页 |
·综合平衡是经济建设平衡发展的核心内容 | 第46-53页 |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 | 第46-49页 |
·“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 | 第49-51页 |
·“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 | 第51-52页 |
·“按短线平衡” | 第52-53页 |
·工业的发展是经济建设的保障 | 第53-62页 |
·力主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54-56页 |
·设置合理的工业布局 | 第56-58页 |
·压缩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 | 第58-60页 |
·强调保证工程质量 | 第60-62页 |
·市场的稳定是经济建设的必要前提 | 第62-68页 |
·稳定市场,制止通货膨胀 | 第63-64页 |
·鼓励城乡交流,保障商品流通 | 第64-65页 |
·搞好外贸工作,发展出口贸易 | 第65-68页 |
4 1958-1962年陈云经济领导工作的基本经验 | 第68-76页 |
·“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 | 第68-71页 |
·“疑难不决的事情,要请教群众” | 第71-73页 |
·“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改正错误”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