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植物的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态 | 第10-11页 |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第10页 |
·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 | 第10-11页 |
·影响植物光合特性的内在因素 | 第11页 |
·遗传特性与光合作用 | 第11页 |
·不同树龄植物的光合特性差异 | 第11页 |
·影响植物光合特性的环境因素 | 第11-13页 |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1-12页 |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2页 |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2-13页 |
·C0_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3页 |
2. 毛竹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毛竹光合作用的动态研究 | 第14页 |
·影响毛竹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 | 第14-15页 |
·影响毛竹光合的外部生态因子 | 第15页 |
3. 主要研究内容和手段 | 第15-16页 |
4. 毛竹光合作用的研究展望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1. 实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第18页 |
·毛竹光合作用的季节动态 | 第18页 |
·温度响应的测定 | 第18页 |
·湿度响应的测定 | 第18页 |
·C0_2浓度曲线的测定 | 第18-19页 |
·相对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19-21页 |
·生理指标的计算 | 第19页 |
·使用的相关模型 | 第19-20页 |
·光合响应模型 | 第19-20页 |
·C0_2响应模型 | 第20页 |
·数据处理软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毛竹光合相关生理指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第21-32页 |
1. 毛竹光响应曲线模型探究 | 第21-28页 |
·各拟合参数值的分析 | 第21-27页 |
·拟合 P_(max) 值结果分析 | 第21页 |
·拟合 a 值结果分析 | 第21页 |
·拟合Rd 值结果分析 | 第21-26页 |
·拟合LCP 与LSP 值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曲度和拟合度在不同月份及不同竹龄毛竹中的分析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2. 毛竹气孔导度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第28-30页 |
3. 毛竹光能利用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第30-31页 |
4. 毛竹羧化效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不同竹龄毛竹碳吸收动态 | 第32-41页 |
1. 主要生态因子的动态 | 第32-34页 |
·水分因子 | 第32-33页 |
·温度因子 | 第33页 |
·光照因子 | 第33-34页 |
2. 毛竹固碳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 第34-38页 |
·毛竹碳吸收能力的季节变化 | 第34-36页 |
·毛竹光响应指标的季节变化 | 第36-37页 |
·毛竹其他光合指标的季节变化 | 第37-38页 |
3. 不同竹龄毛竹碳吸收能力的比较 | 第38-39页 |
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毛竹碳吸收能力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研究 | 第41-52页 |
1. 毛竹光合能力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第41-46页 |
·毛竹光合能力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第41页 |
·毛竹光合能力对各生理因子的相关性 | 第41-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2. 毛竹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短期响应模拟 | 第46-52页 |
·毛竹光合作用对C0_2浓度短期升高的响应模拟 | 第46-48页 |
·毛竹净光合速率对CO_2浓度的响应 | 第46-47页 |
·在C0_2浓度倍增下毛竹光合水分生理指标的响应 | 第47-48页 |
·毛竹光合作用对温度短期变化的响应模拟 | 第48-49页 |
·毛竹光合水分生理指标对大气湿度短期变化的响应模拟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1. 结论 | 第52页 |
2. 讨论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