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以太网技术的网络收发器及适配器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课题来源及技术要求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光通信网络技术概况 | 第16-24页 | 
| ·光纤的传输特性 | 第16-17页 | 
| ·衰减特性 | 第16页 | 
| ·色散特性 | 第16-17页 | 
| ·光纤信道中的线路编码 | 第17-19页 | 
| ·激光二极管的频率稳定性 | 第19-20页 | 
| ·光以太网关键技术 | 第20-22页 | 
| ·OSI网络体系结构与IEEE802.3协议 | 第20-21页 | 
| ·TCP/IP协议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3章 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设计 | 第24-30页 | 
| ·光纤收发器总体设计 | 第24页 | 
| ·光电介质转换芯片ML6652 | 第24-26页 | 
| ·光纤收发器的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 ·ML6652电路设计 | 第26页 | 
| ·光收发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 ·光纤接口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 ·隔离变压器和RJ45接口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光网络适配器的设计 | 第30-43页 | 
| ·物理层控制器RTL8139 | 第30-33页 | 
| ·光网络适配器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 ·PCI总线接口设计 | 第33-34页 | 
| ·EEPROM接口设计 | 第34-35页 | 
| ·光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 | 第35-42页 | 
| ·光网卡驱动程序结构 | 第35-37页 | 
| ·I/O处理顺序 | 第37页 | 
| ·入口点DriverEntry函数 | 第37-39页 | 
| ·驱动程序初始化 | 第39-40页 | 
| ·NIC状态信息处理 | 第40页 | 
| ·数据传送操作 | 第40-41页 | 
| ·数据包信息接收 | 第41页 | 
| ·NIC中断处理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 | 第43-49页 | 
| ·电磁兼容性设计 | 第43-46页 | 
| ·误码率 | 第46页 | 
| ·测试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1 光纤收发器及光网路适配器 | 第53-54页 | 
| 附录2 电路原理图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