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6-8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6-7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页 |
五、技术路线和特色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辽西生态脆弱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第12-20页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第12-15页 |
1. 地势地貌 | 第12页 |
2. 光热资源丰富 | 第12-13页 |
3. 水资源匮乏 | 第13页 |
4. 土地资源较丰富 | 第13页 |
5. 草场面积较大 | 第13页 |
6. 野生植物资源 | 第13-14页 |
7. 海洋资源 | 第14页 |
8. 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分散 | 第14页 |
9. 森林覆盖率较低,沙化土地面积大 | 第14-15页 |
二、气象水文概况 | 第15-18页 |
1. 气候与降水 | 第15页 |
2. 蒸发 | 第15页 |
3. 径流 | 第15-16页 |
4. 主要河流及其污染现状和原因 | 第16-17页 |
5. 地下水类型及富存程度 | 第17-18页 |
6. 地下水污染现状 | 第18页 |
三、地质构造概况 | 第18-19页 |
1. 地层 | 第18-19页 |
2. 岩浆活动 | 第19页 |
四、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虚拟水、虚拟水战略和粮食安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20-30页 |
一、虚拟水概念、虚拟水战略及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1. 虚拟水、虚拟水战略 | 第20-21页 |
2. 虚拟水是对水资源管理的创新 | 第21-23页 |
3. 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 第23-24页 |
二、虚拟水的量化分析 | 第24-27页 |
1. 农作物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 | 第24-25页 |
2. 动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计算 | 第25-27页 |
三、辽西地区虚拟水消费的计算与分析 | 第27-30页 |
1. 辽西地区2002年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的虚拟水量 | 第27页 |
2. 2004 年辽西虚拟水消费计算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辽西四市水资源现状及供需平衡分析 | 第30-37页 |
一、辽西地区水资源现状 | 第30-31页 |
1. 概述 | 第30页 |
2. 缺水现状 | 第30-31页 |
二、辽西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31-37页 |
1. 需水量预测中的主要指标预测 | 第31-33页 |
2. 需水量预测 | 第33-36页 |
3. 供水工程供需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虚拟水战略应用的效益预测和政策影响分析 | 第37-43页 |
一、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1. 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第37页 |
2. 模型建立原则 | 第37页 |
3.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7页 |
4. 建立约束条件 | 第37-38页 |
5.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页 |
6. 计算机求解 | 第38-39页 |
二、虚拟水战略应用的效益预测和政策影响分析 | 第39-41页 |
1. 辽西地区虚拟水战略效益预测 | 第39-40页 |
2. 虚拟水战略应用的政策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三、虚拟水战略与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 第41-42页 |
四、结语 | 第42-43页 |
英文摘要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47页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