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赤眼蜂分子鉴定及其种群分化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4页
 第一节 赤眼蜂应用基础研究概况第12-22页
 第二节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赤眼蜂研究中的应用第22-29页
 第三节 立题背景第29-31页
 第四节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第31-33页
 第五节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33-34页
第二章 赤眼蜂mtDNA序列测定及其基因序列分析第34-5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4-37页
   ·供试虫源第34-35页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5页
   ·赤眼蜂基因组DNA提取第35-36页
   ·mtDNA基因片段特异扩增引物第36页
   ·扩增反应体系第36-37页
   ·扩增产物检测第37页
   ·测序第37页
   ·DNA序列数据分析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56页
   ·赤眼蜂DNA提取结果第37-38页
   ·PCR产物检测第38-39页
   ·赤眼蜂mtDNA的测序结果第39-41页
   ·赤眼蜂mtDNA基因序列差异第41-47页
   ·基于mtDNA不同基因序列建立赤眼蜂种内及种间的进化分歧矩阵第47-50页
   ·基于赤眼蜂mtDNA不同基因序列构建系统树第50-56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6-57页
第三章 基于mtDNA-cytb赤眼蜂的PCR分子鉴定第57-68页
 1 工具和方法第57-60页
   ·赤眼蜂蜂种特异引物设计第57-59页
   ·赤眼蜂蜂种特异引物的筛选第59页
   ·赤眼蜂蜂种的PCR鉴定第59-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四种赤眼蜂的蜂种特异引物设计结果第60-61页
   ·赤眼蜂蜂种特异引物的筛选结果第61-64页
   ·赤眼蜂蜂种的PCR鉴定第64-66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6-68页
第四章 松毛虫赤眼蜂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第68-104页
 第一节 松毛虫赤眼蜂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的SSR分子标记分析第68-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5页
   ·供试松毛虫赤眼蜂第68-69页
   ·主要试剂第69-70页
   ·主要仪器第70页
   ·试验方法第70-73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73-7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5-90页
   ·单头赤眼蜂DNA的提取第75页
   ·SS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第75-76页
   ·引物的筛选第76页
   ·松毛虫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第76-9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90-93页
 第二节 松毛虫赤眼蜂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因子分析第93-104页
  (一) 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遗传结构与地理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第93-9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94页
   3 结论与讨论第94-95页
  (二) 我国松毛虫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中Wolbachia的感染第95-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6-9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7-10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102-104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104-108页
 1 主要结论第104-105页
 2 讨论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附录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无梗五加果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大鼠体内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