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4页 |
| ·条斑紫菜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现状 | 第10-13页 |
| ·条斑紫菜分子遗传学概述 | 第13-21页 |
| ·cDNA 微阵列在检测表达差异基因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条斑紫菜cDNA 微阵列的制备 | 第24-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 ·点制芯片靶基因的选择 | 第24-26页 |
| ·靶基因EST序列模板的准备 | 第26页 |
| ·对靶基因质粒进行RCR 扩增 | 第26-27页 |
| ·EST 序列扩增产物的质量检测 | 第27页 |
| ·PCR 产物纯化处理 | 第27页 |
| ·纯化产物的溶解以及定量 | 第27页 |
| ·纯化产物的转板 | 第27-28页 |
| ·条斑紫菜表达谱芯片的点制 | 第28页 |
| ·芯片点样后处理 | 第28-29页 |
| ·芯片质量检测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 ·EST 聚类拼装 | 第29页 |
| ·相似性和功能分析 | 第29-30页 |
| ·靶基因EST 序列扩增产物浓度 | 第30-34页 |
| ·靶基因EST 序列扩增产物电泳检测及纯化结果 | 第34页 |
| ·芯片质量检测结果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cDNA 微阵列检测条斑紫菜不同世代基因表达差异 | 第36-5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 ·材料 | 第36-37页 |
| ·样本总RNA 的提取 | 第37页 |
| ·总RNA 质量检测 | 第37-38页 |
| ·RNA 线性放大 | 第38-39页 |
| ·放大后cRNA 的质量检测及定量 | 第39页 |
| ·RNA 荧光标记 | 第39-40页 |
| ·杂交 | 第40-41页 |
| ·杂交结果的检测及图像分析 | 第41-42页 |
| ·结果 | 第42-46页 |
| ·样本总RNA 检测结果 | 第42页 |
| ·放大后cRNA 的定量 | 第42-44页 |
| ·荧光探针质量检测结果 | 第44页 |
| ·芯片杂交扫描结果 | 第44-46页 |
| ·讨论 | 第46-50页 |
| ·微阵列杂交信号可靠性分析 | 第46页 |
| ·cDNA微阵列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的可靠性分析 | 第46-48页 |
| ·基因表达与条斑紫菜不同世代间性状差异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条斑紫菜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50-6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 ·材料 | 第51-52页 |
| ·基因克隆 | 第52页 |
| ·序列分析 | 第52页 |
| ·结果 | 第52-56页 |
| ·条斑紫菜Mn-SOD基因序列与基因结构 | 第52-53页 |
| ·Mn-SOD 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 第53-55页 |
| ·相关物种序列的相似性比较 | 第55-56页 |
| ·讨论 | 第56-60页 |
| ·植物Mn-SOD 基因的基因结构 | 第56-59页 |
| ·条斑紫菜Mn-SOD 的潜在应用价值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