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页 |
第一章 根本违约的历史沿革 | 第9-17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 | 第9-12页 |
一、根本违约在英国法上的产生及发展 | 第9-11页 |
二、美国法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 | 第12-14页 |
一、法国法 | 第13页 |
二、德国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国际统一法 | 第14-16页 |
一、1964 年《国际货物销售统一法公约》 | 第14页 |
二、1980 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 第14-15页 |
三、国际私法协会1994 年《国际商事通则》 | 第15-16页 |
四、欧洲合同法委员会1998 年《欧洲合同法原则》 | 第16页 |
第四节 我国法律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根本违约具体判定标准 | 第17-31页 |
第一节 根本违约的概念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几种常见违约形态中的根本违约 | 第19-26页 |
一、预期根本违约与实际根本违约之具体判定标准 | 第19-26页 |
二、全部根本违约与部分根本违约之具体判定标准 | 第26页 |
第三节 我国根本违约具体判定标准制度 | 第26-31页 |
一、不履行 | 第27页 |
二、履行迟延 | 第27-28页 |
三、不完全履行 | 第28-29页 |
四、预期违约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根本违约的法律效果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合同解除权的发生与限制问题 | 第31-37页 |
一、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 | 第31-36页 |
二、合同解除权的限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合同免责功能之阻却 | 第37-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