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引言 | 第13页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 第13-18页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 | 第13-14页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 | 第14-16页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 第16-18页 |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 第18-19页 |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 第19-25页 |
·填埋法 | 第19页 |
·堆肥法 | 第19-21页 |
·热处理法 | 第21-25页 |
·焚烧 | 第21-24页 |
·热解 | 第24-25页 |
·气化 | 第25页 |
·本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25-2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燃烧)特性及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综述 | 第28-47页 |
·引言 | 第28页 |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和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 第28-42页 |
·城市生活垃圾单组分热解和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 第28-35页 |
·城市生活垃圾多组分热解和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 第35-39页 |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产气和产物特性研究进展 | 第39-42页 |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 第42-45页 |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研究进展 | 第42-44页 |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研究进展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复杂组分燃料的热重分析方法研究 | 第47-60页 |
·引言 | 第47页 |
·试验部分 | 第47-50页 |
·试验样品 | 第47-48页 |
·试验装置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试验系统的标定 | 第49-50页 |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50-52页 |
·计算模型 | 第50-51页 |
·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 | 第52-56页 |
·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方法评价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城市生活垃圾多组分程序升温热解特性研究 | 第60-84页 |
·引言 | 第60页 |
·试验部分 | 第60-61页 |
·试验样品与方法 | 第60页 |
·试验工况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82页 |
·单组分程序升温热解特性 | 第61-65页 |
·二组分程序升温热解特性 | 第65-72页 |
·三组分程序升温热解特性 | 第72-73页 |
·四组分程序升温热解特性 | 第73-76页 |
·五组分程序升温热解特性 | 第76-78页 |
·六组分(模化垃圾)程序升温热解特性 | 第78-79页 |
·多组分程序升温热解试验结果与加权平均结果的比较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城市生活垃圾多组分快速热解特性研究 | 第84-113页 |
·引言 | 第84页 |
·试验部分 | 第84-86页 |
·试验样品 | 第84页 |
·试验装置 | 第84-86页 |
·试验方法 | 第86页 |
·试验工况 | 第8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6-111页 |
·快速热解条件下样品的升温过程 | 第87-88页 |
·单组分快速热解特性 | 第88-101页 |
·典型有机组分的快速热解特性 | 第88-95页 |
·快速热解特性与程序升温热解特性的比较 | 第95-98页 |
·不同炉温下快速热解特性的比较与分析 | 第98-101页 |
·二组分快速热解特性 | 第101-108页 |
·六组分(模化垃圾)快速热解特性 | 第108-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六章 城市生活垃圾多组分快速热解产气特性研究 | 第113-133页 |
·引言 | 第113页 |
·试验部分 | 第113-115页 |
·试验样品 | 第113页 |
·试验装置 | 第113-114页 |
·试验方法 | 第114-115页 |
·试验工况 | 第11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5-131页 |
·单组分快速热解产气特性 | 第115-124页 |
·快速热解气体析出过程 | 第115-118页 |
·快速热解气体产率 | 第118-121页 |
·快速热解气体成分分布 | 第121-122页 |
·快速热解气体热值 | 第122-124页 |
·二组分快速热解产气特性 | 第124-129页 |
·快速热解气体成分分布 | 第125-128页 |
·快速热解气体热值 | 第128-129页 |
·六组分(模化垃圾)快速热解产气特性 | 第129-131页 |
·快速热解气体成分分布 | 第130-131页 |
·快速热解气体热值 | 第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七章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特性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133-157页 |
·引言 | 第133页 |
·BP神经网络介绍 | 第133-138页 |
·BP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模型 | 第133-134页 |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 第134-135页 |
·信息的正向传播 | 第135-136页 |
·误差的反向传播 | 第136-137页 |
·Matlab程序解算过程 | 第137-138页 |
·垃圾热解特性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138-145页 |
·模型总体结构 | 第138-139页 |
·热解动力学部分 | 第139-140页 |
·BP神经网络部分的建模过程 | 第140-145页 |
·数据样本的准备 | 第140页 |
·节点激励函数的选择 | 第140-141页 |
·数据样本的预处理 | 第141-142页 |
·BP神经网络算法的选择 | 第142页 |
·子模型节点数目的确定 | 第142-144页 |
·学习速率 | 第144-145页 |
·模型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145-153页 |
·热解动力学特性预测 | 第145-150页 |
·热解产气特性预测 | 第150-153页 |
·模型预测实例 | 第153-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157-162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57-160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0页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60-162页 |
符号表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3页 |
作者在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 | 第173-175页 |
致谢 | 第175-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