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发展 | 第12-13页 |
1.2.2 绩效考核理论及其实践 | 第13-15页 |
1.2.3 现代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发展 | 第15-16页 |
1.2.4 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 第16-17页 |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理论基础分析 | 第19-29页 |
2.1 系统论 | 第19-23页 |
2.1.1 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第19页 |
2.1.2 系统论的内容 | 第19-20页 |
2.1.3 输出结果的综合评价 | 第20-23页 |
2.2 激励理论 | 第23-27页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4页 |
2.2.2 行为改造理论 | 第24页 |
2.2.3 过程激励理论 | 第24-27页 |
2.3 考核评价理论在县(市)党政领导干部管理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第3章 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 第29-36页 |
3.1 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现状 | 第29-30页 |
3.2 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3.3 完善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对策措施 | 第31-36页 |
第4章 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方法研究 | 第36-56页 |
4.1 考核评价的要素和要素体系 | 第36-39页 |
4.1.1 要素和要素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 | 第36-38页 |
4.1.2 要素和要素体系的设计方法 | 第38页 |
4.1.3 要素和要素体系的构成 | 第38-39页 |
4.2 考核评价方法及考核评价标准 | 第39-42页 |
4.2.1 考核评价方法及功能分析 | 第39-42页 |
4.2.2 考核评价标准 | 第42页 |
4.3 县(市)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评价 | 第42-46页 |
4.4 县(市)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 | 第46-48页 |
4.5 考核评价结果的计量 | 第48-53页 |
4.5.1 定性考核评价结果的定量转化 | 第48-49页 |
4.5.2 综合考核评价的权重分配 | 第49-52页 |
4.5.3 综合考核评价结果的计算 | 第52-53页 |
4.6 应用实例分析 | 第53-56页 |
第5章 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的评定与运用 | 第56-63页 |
5.1 考核评价结果的评定 | 第56页 |
5.2 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 | 第56-57页 |
5.3 考核评价结果的反馈 | 第57-63页 |
5.3.1 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的意义 | 第58-59页 |
5.3.2 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 第59-61页 |
5.3.3 考核评价结果反馈应注意的问题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