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屋断陷孤—后—八地区下白垩统储层描述及油气预测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论文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本地质概况 | 第14-18页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4-16页 |
·地层特征 | 第14页 |
·构造特征 | 第14-16页 |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16页 |
·勘探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油气地质概况 | 第17-18页 |
第3章 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 | 第18-34页 |
·三维地震工区概况 | 第18页 |
·三维资料精细解释 | 第18-24页 |
·层位标定 | 第18-19页 |
·地震反射特征 | 第19-20页 |
·解释方法 | 第20-21页 |
·相干处理 | 第21页 |
·速度研究 | 第21-24页 |
·解释成果分析 | 第24-34页 |
·断裂特征 | 第24-31页 |
·圈闭描述 | 第31-34页 |
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研究 | 第34-60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第35-45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第35页 |
·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对比 | 第35-45页 |
·沉积微相特征及展布 | 第45-60页 |
·微相类型 | 第45-46页 |
·微相特征 | 第46-50页 |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50-59页 |
·储油气有利沉积砂体及其分布 | 第59-60页 |
第5章 储层测井综合解释 | 第60-72页 |
·测井资料预处理 | 第60-62页 |
·环境校正 | 第60页 |
·深度校正 | 第60-61页 |
·平滑滤波 | 第61页 |
·测井数据标准化 | 第61-62页 |
·储层测井油气识别模式 | 第62-69页 |
·含油气直观分析 | 第62-65页 |
·交绘图分析 | 第65-69页 |
·综合评价 | 第69-72页 |
第6章 储层建模 | 第72-104页 |
·孤家子-后五家户储层建模研究 | 第72-98页 |
·建立孤家子气田储层参数三维立体模型 | 第72-86页 |
·建立后五家户气田储层参数三维立体模型 | 第86-87页 |
·地震反演与测井结合的储层建模研究 | 第87-98页 |
·储层建模研究的认识 | 第98-104页 |
第7章 储层横向预测 | 第104-129页 |
·储层横向预测流程 | 第104页 |
·油气藏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 第104-108页 |
·波阻抗(AI)响应特征 | 第104-106页 |
·油气的地震响应特征 | 第106页 |
·储层物性参数与波阻抗的函数关系 | 第106-108页 |
·储层物性反演 | 第108-110页 |
·含气层位的标定和追踪 | 第108-109页 |
·储层地震属性体反演 | 第109-110页 |
·储层横向预测 | 第110-129页 |
·基于Jason软件的预测 | 第110-127页 |
·储层横向预测效果分析 | 第127-129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5页 |
图版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