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 ·QOS 产生的原因 | 第7-8页 |
| ·IP 的基本问题 | 第7-8页 |
| ·QoS 的概念 | 第8页 |
| ·需求分析 | 第8-9页 |
| ·QOS 最关键的几个因素 | 第9-10页 |
| ·排队论在QOS 中的应用 | 第10-13页 |
| 第二章 系统设计与数学模型设计 | 第13-26页 |
| ·用户控制模块 | 第16页 |
| ·数据包优先级识别以及添加标志 | 第16-22页 |
| ·数据包优先级的识别 | 第16-21页 |
| ·为数据包加上可识别标签 | 第21-22页 |
| ·QOS 调度过程 | 第22-26页 |
| 第三章 排队模型的建立 | 第26-43页 |
| ·基于优先级服务质量的网络模型及求解目标 | 第26-27页 |
| ·QOS 算法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7-43页 |
| ·原始情况下的数据报收发过程分析 | 第28页 |
| ·讨论对数据包的发送延时的控制 | 第28-36页 |
| ·讨论对各种数据包的丢包率的控制 | 第36-43页 |
| 第四章 程序的实现 | 第43-71页 |
| ·用户控制界面实现 | 第43-49页 |
| ·优先级用户管理的系统流程分析 | 第43-47页 |
| ·QoS 策略的启动 | 第47-49页 |
| ·利用proc 实现QoS 策略的启动 | 第47页 |
| ·对proc 文件及其操作的一些分析 | 第47-48页 |
| ·实现proc 操作 | 第48-49页 |
| ·调度机制的实现 | 第49-71页 |
| ·Linux 内核对QoS 的支持 | 第58-60页 |
| ·TC 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 第60-65页 |
| ·QoS 策略对象voip_fast_ops 分析 | 第65-71页 |
| 第五章 性能分析 | 第71-78页 |
| 测试拓扑图 | 第71-73页 |
| 测试结果 | 第73-78页 |
| 结语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