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合同漏洞填补的概述 | 第5-9页 |
二、 合同漏洞出现的原因 | 第9-12页 |
(一) 当事人未预见到 | 第10页 |
(二) 当事人故意疏漏 | 第10-11页 |
(三) 语言的局限性 | 第11页 |
(四) 任意性法律规定的有限性 | 第11-12页 |
三、 合同漏洞填补的价值 | 第12-13页 |
(一) 确定合同内容 | 第12页 |
(二) 平衡利益 | 第12-13页 |
(三) 促成当事人交易 | 第13页 |
四、 合同漏洞填补的前置问题 | 第13-16页 |
(一) 合同成立尚不确定时,是否可对合同漏洞进行填补 | 第13-15页 |
(二) 合同漏洞填补是法律问题,还是事实问题 | 第15-16页 |
五、 合同漏洞填补的规则 | 第16-30页 |
(一) 法官适用交易习惯 | 第17-19页 |
(二) 法官适用任意性法律规定 | 第19-21页 |
(三) 法官适用司法解释 | 第21-23页 |
(四) 法官重构当事人的意思 | 第23-30页 |
六、 合同漏洞填补的危险及规制 | 第30-33页 |
(一) 合同漏洞填补的危险 | 第30-32页 |
(二) 合同漏洞填补的危险规制 -- 强化正当的司法程序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