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2.1 自然地理 | 第15-16页 |
2.2 水文气象 | 第16-17页 |
2.3 社会经济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通州区水资源空间信息库的建立 | 第19-24页 |
3.1 基本资料概况 | 第19页 |
3.2 降水资料信息库 | 第19-22页 |
3.3 地下水动态空间信息库 | 第22页 |
3.4 数字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通州区降水特征分析 | 第24-27页 |
4.1 降水量等值线图 | 第24页 |
4.2 分区降水量 | 第24-25页 |
4.3 降水量年内分配和年季变化 | 第25-26页 |
4.4 评价方法的精度检验 | 第26-27页 |
第五章 通州区地表水资源评价 | 第27-32页 |
5.1 通州区自产径流分析 | 第27-28页 |
5.2 通州区出入境水量 | 第28-29页 |
5.3 水质评价 | 第29-31页 |
5.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六章 通州区地下水资源评价 | 第32-42页 |
6.1 水文地质概况 | 第32页 |
6.2 地下水动态分析 | 第32-33页 |
6.3 地下水资源计算 | 第33-37页 |
6.4 地下水资源评价 | 第37-39页 |
6.5 评价方法的精度检验 | 第39-42页 |
第七章 通州区地下水采补趋势研究 | 第42-52页 |
7.1 地下水开采现状 | 第42-43页 |
7.2 地下水超采区域划分 | 第43-46页 |
7.3 超采区分布状况 | 第46-47页 |
7.4 分区地下水采补平衡趋势分析 | 第47-52页 |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 第52-55页 |
8.1 水质监测概况 | 第52页 |
8.2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第52-55页 |
第九章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分析 | 第55-60页 |
9.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9.2 通州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58-59页 |
9.3 可视化处理 | 第59-60页 |
第十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60-62页 |
10.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10.2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图 | 第66-80页 |
附表1:通县气象站历年各月降雨量 | 第67-68页 |
附表2:通州区各雨量站年降水量统计表 | 第68-69页 |
附表3:地表水水质评价计算表 | 第69-70页 |
附表3:地表水水质评价计算表(续) | 第70-71页 |
附图1:通州区地形、水系示意图(DEM) | 第71-72页 |
附图2-15:通州区各雨量站年降水量频率曲线图 | 第72-79页 |
附图16:地下水资源分区可开采量示意图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