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建筑、水利工程论文

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图表目录第12-16页
1 引论第16-46页
 1.1 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综述第16-35页
  1.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第16-18页
  1.1.2 可持续发展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概述第18-30页
  1.1.3 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进展第30-35页
 1.2 现行项目评价体系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差距的评析第35-39页
  1.2.1 项目可行性研究第35-37页
  1.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37-39页
 1.3 本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第39-41页
 1.4 本研究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内容结构安排第41-42页
  1.4.1 研究的目标第41-42页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42页
  1.4.3 本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第42页
 1.5 本章小结第42-46页
2 项目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第46-68页
 2.1 可持续性概念研究综述第46-48页
 2.2 建设项目的界定第48-50页
  2.2.1 建设项目的概念第48-49页
  2.2.2 本研究中建设项目的概念和范围第49-50页
 2.3 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50-56页
  2.3.1 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50页
  2.3.2 建设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50-56页
 2.4 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及其评价问题的产生第56-57页
 2.5 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概念和内涵第57-66页
  2.5.1 建设项目可持续性概念的提出第57页
  2.5.2 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内涵第57-66页
 2.6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内容体系第66页
 2.7 本章小结第66-68页
3 建设项目的环境相容性及其评价研究第68-84页
 3.1 环境承载力与项目的环境相容性第68-72页
  3.1.1 环境承载力理论问题研究第68-71页
  3.1.2 现行项目评价体系未充分考虑项目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第71-72页
  3.1.3 项目环境相容性概念的引入第72页
 3.2 生态足迹理论——一种项目环境相容性的度量模型第72-79页
  3.2.1 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进展第72-74页
  3.2.2 生态足迹的概念和内涵第74-76页
  3.2.3 生态足迹的计算理论第76-79页
 3.3 建设项目环境相容性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第79-83页
  3.3.1 现有的生态足迹计算的层次分类第79-80页
  3.3.2 项目层次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第80-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4 项目的技术清洁性评价研究第84-112页
 4.1 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第84-87页
 4.2 项目技术清洁性的理论基础——工业生态学第87-92页
  4.2.1 从清洁生产到工业生态学第87-88页
  4.2.2 工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第88-90页
  4.2.3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第90-92页
 4.3 项目技术清洁性的概念的建立第92-93页
 4.4 项目技术清洁性的实现途径第93-95页
  4.4.1 减量化第94页
  4.4.2 再利用第94页
  4.4.3 资源化第94-95页
 4.5 项目技术清洁性的目标模式第95-97页
 4.6 项目技术清洁性的评价体系第97-99页
  4.6.1 建设项目技术清洁性评价的原则第97-98页
  4.6.2 建设项目技术清洁性评价体系矩阵图第98-99页
 4.7 建设项目技术清洁性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与评价模式第99-111页
  4.7.1 评价指标设置的总体思考第99-100页
  4.7.2 设计阶段技术清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置第100-104页
  4.7.3 项目施工阶段技术清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置第104-107页
  4.7.4 项目生产阶段技术清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置第107-109页
  4.7.5 项目清洁性评价的模式第109-111页
 4.8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5 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考虑环境资源完整价值的全费用效益评价研究第112-144页
 5.1 环境资源价值研究综述第112-120页
  5.1.1 资源和环境的概念第112-117页
  5.1.2 环境资源价值的概念第117-120页
  5.1.3 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与分类第120页
 5.2 环境资源价值的评估与计算方法第120-133页
  5.2.1 基于传统经济学的环境资源价值估计方法简介第120-123页
  5.2.2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能值分析法第123-133页
 5.3 现行项目经济评价的缺陷及全费用效益概念的引入第133页
  5.3.1 现行项目经济评价面对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缺陷第133页
  5.3.2 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与全费用效益概念的引入第133页
 5.4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项目全费用效益经济评价方法第133-141页
  5.4.1 采用能值分析法进行项目经济合理性评价的思考第133-135页
  5.4.2 基于能值价值分析的项目全费用效益评价一般模型第135-138页
  5.4.3 建设项目能值价值评价基本步骤和应用举例第138-141页
 5.5 本章小结第141-144页
6 项目的社会公平性研究第144-154页
 6.1 社会公平性研究概述第144-151页
  6.1.1 代际公平研究述评第144-149页
  6.1.2 可行性研究的社会评价及其与项目社会公平性评价的区别第149-151页
 6.2 项目社会公平性评价的原则构想第151页
 6.3 本章小结第151-154页
7 结论第154-158页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54-156页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56页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6页
附录第166-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年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特点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不足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