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当防卫概述 | 第1-15页 |
(一) 正当防卫的历史沿革 | 第7-12页 |
1、正当防卫的起源 | 第7-8页 |
2、中国古代的正当防卫 | 第8-11页 |
3、西方近现代的正当防卫 | 第11-12页 |
(二) 防卫权的正当性探析 | 第12-15页 |
1、自然权利说 | 第12-13页 |
2、法律权利说 | 第13-14页 |
3、自然权利与法律权利的结合 | 第14-15页 |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 第15-35页 |
(一) 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必须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第16-23页 |
1、不法侵害的概念和范围 | 第16-19页 |
2、与不法侵害范围有关的两个问题 | 第19页 |
3、如何理解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 第19-23页 |
(二) 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 第23-27页 |
1、防卫认识 | 第23页 |
2、防卫目的 | 第23-24页 |
3、不具备正当防卫主观要件的行为及处理 | 第24-25页 |
4、防卫过程中的认识错误 | 第25-27页 |
(三) 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 第27-29页 |
1、不法侵害人的概念 | 第27页 |
2、对共同不法侵害人的防卫 | 第27-28页 |
3、对间接正犯的防卫 | 第28页 |
4、防卫第三者的处理 | 第28-29页 |
(四)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第29-35页 |
1、如何理解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 第29-30页 |
2、如何理解重大损害 | 第30-31页 |
3、防卫过当及其处理 | 第31-35页 |
三、特殊防卫 | 第35-43页 |
(一) 特殊防卫的称谓 | 第35-36页 |
(二) 特殊防卫的成立条件 | 第36-41页 |
1. 主观条件 | 第36-37页 |
2. 客观条件 | 第37-41页 |
(三) 特殊防卫的必要性 | 第41-43页 |
四、正当防卫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 第43-45页 |
(一) 刑法第20 条第2 款的表述不尽科学 | 第43页 |
(二) 刑法第20 条第3 款中的“行凶”指向不明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