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妈祖文化与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概述 | 第13-22页 |
第一节 文化、妈祖文化、旅游资源与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13-16页 |
一、关于文化概念的基本论述 | 第13-14页 |
二、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14-15页 |
三、妈祖文化与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妈祖文化溯源与传播 | 第16-18页 |
一、妈祖信仰起源与传播 | 第16-17页 |
二、妈祖文化形成与传播 | 第17页 |
三、妈祖朝圣旅游形成与发展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 第18-20页 |
一、妈祖文化的人文意蕴与基本内涵 | 第18-19页 |
二、妈祖文化具有强烈的海洋文化色彩 | 第19-20页 |
三、妈祖文化朝圣旅游具有宗教旅游的特点 | 第20页 |
第四节 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研究进展综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基于旅游地系统论的妈祖文化旅游资源要素分析 | 第22-31页 |
第一节 世界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和妈祖信徒的朝拜圣地 | 第22-24页 |
一、湄洲岛概况 | 第22-24页 |
二、湄洲岛与妈祖文化渊源关系 | 第24页 |
第二节 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要素 | 第24-27页 |
一、实体旅游资源 | 第24-25页 |
二、非实体旅游资源 | 第25-26页 |
三、居民生活空间环境 | 第26页 |
四、旅游环境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旅游地系统论视野下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 第27-31页 |
一、妈祖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吸引力系统 | 第27-29页 |
二、旅游资源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现状评价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现状分析模型 | 第32-33页 |
一、旅游资源保护的分析模型因子 | 第32页 |
二、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指数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湄洲岛旅游地演进模型 | 第33-37页 |
一、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 | 第34-35页 |
二、文化生态学的主要理论与思想 | 第35页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演变分析与对策 | 第37-49页 |
第一节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LC)的研究评述 | 第37-39页 |
一、国内外学者专家对于PLC理论的论述 | 第37页 |
二、PLC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的贡献与主要问题 | 第37-39页 |
第二节Martin Oppermann关于目的地门槛潜力与旅行体验累积理论概述 | 第39-42页 |
一、PLC理论作为旅游地管理工具的提出 | 第39-41页 |
二、以旅行累积体验(CTE)与目的地门槛(TP)为变量的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妈祖文化旅游产品在其生命周期曲线中的位置 | 第42-45页 |
一、研究RVT与FVT的三种技术路线的基本思路 | 第43页 |
二、入户访问、圆桌会议与问卷调查的设计与目的 | 第43-44页 |
三、样本分析与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湄洲岛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节 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是其生命周期延长转换的动力机制 | 第47-49页 |
一、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产品的衰退现状 | 第47-48页 |
二、湄洲岛不发展或提升其供给在素是导致其市场萎缩的重要原因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湄洲岛旅游市场分析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开发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政治意义与经济价值 | 第49-50页 |
一、开发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政治意义 | 第49-50页 |
二、开发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 第50页 |
第二节 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产品的外部市场条件分析 | 第50-53页 |
一、世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第50-51页 |
二、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三、福建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分析 | 第53-55页 |
一、旅游空间距离与环境差异对湄洲岛旅游的影响 | 第53页 |
二、海外(主要是台湾地区)客源市场分析 | 第53页 |
三、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 第53-55页 |
第七章 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选择 | 第55-71页 |
第一节 以宗教旅游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可行性 | 第55-58页 |
一、湄洲岛作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的不可替代性 | 第55-56页 |
二、世界旅游从观光旅游向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转移趋势 | 第56-57页 |
三、滨海风光观光旅游应作为宗教旅游的必要补充 | 第57页 |
四、旅游度假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不可行性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开发面临主要问题 | 第58-60页 |
一、所处区位的非优区问题 | 第58-59页 |
二、周边地区旅游发展形成的竞争压力 | 第59页 |
三、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家族式管理体制问题 | 第59页 |
四、当地居民的参与问题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开发的战略与目标 | 第60-61页 |
一、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60页 |
二、开发的战略选择 | 第60页 |
三、开发的战略目标 | 第60-61页 |
第四节 开发的创新 | 第61-65页 |
一、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开发创新 | 第61页 |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 | 第61-62页 |
三、旅游配套体系的建设与创新 | 第62-63页 |
四、旅游科技教育的创新 | 第63-64页 |
五、旅游经营与行业管理创新 | 第64-65页 |
第五节 政策建议与制度安排 | 第65-71页 |
一、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与监管权的分离与制衡 | 第65页 |
二、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战略 | 第65-67页 |
三、基于区域旅游发展理论的妈祖文化旅游产品整合 | 第67-69页 |
四、湄洲岛旅游开发的近期与远期规划 | 第69-71页 |
1、近期(2005-2009) | 第69页 |
2、中期(2010-2014) | 第69页 |
3、远期(2015-2020)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件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