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压缩机润滑油系统温控阀的静/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可行性论证 | 第6-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 第8页 |
·国内外混合型温控阀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国内外混合型温控阀的研究现状概述 | 第8-10页 |
·混合型温控阀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0页 |
·课题研究中的难点 | 第10-11页 |
·混合型温控阀的应用 | 第11-14页 |
·混合型温控阀的特点 | 第11页 |
·混合型温控阀的应用举例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混合型蜡质温控阀的控制原理 | 第14-26页 |
·混合型蜡质温控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混合型温控阀的温度控制原理 | 第15-16页 |
·感温元件分析 | 第16-26页 |
·感温元件 | 第16-19页 |
·蜡质感温元件的结构及分类 | 第16-18页 |
·感温元件的特性 | 第18-19页 |
·感温包 | 第19-20页 |
·感温介质 | 第20-26页 |
·概述 | 第20-22页 |
·常用感温介质的比较 | 第22-23页 |
·感温蜡的特性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混合型蜡质温控阀的静态特性 | 第26-31页 |
·概述 | 第26页 |
·混合型温控阀的静态模型的建立 | 第26-29页 |
·温控阀的静态特性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混合型蜡质温控阀的动态模型 | 第31-51页 |
·过程模型化概述 | 第31-32页 |
·建模的总体思路 | 第32-33页 |
·混合型蜡质温控阀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51页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温控阀腔室中流体温度 | 第35-37页 |
·感温包和感温介质的温度计算 | 第37页 |
·感温元件的传热分析 | 第37-44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金属粒子/有机物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 | 第38页 |
·金属粒子/有机物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型 | 第38-42页 |
·相变传热问题概述 | 第42-44页 |
·感温元件的传热计算 | 第44-51页 |
·导热分析 | 第45-46页 |
·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集总参数法 | 第47-49页 |
·感温元件的传热计算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温控阀反馈控制系统的动态分析 | 第51-65页 |
·概述 | 第51-57页 |
·拉普拉斯变换 | 第52-53页 |
·动态性能指标 | 第53-57页 |
·动态特性和研究的方法及指标 | 第53-55页 |
·频域性能指标 | 第55-56页 |
·时域与频域两类性能指标的关系 | 第56-57页 |
·混合型温控阀的传递函数 | 第57-58页 |
·温控阀腔室中流体温度的传递函数 | 第57页 |
·感温元件的传递函数 | 第57-58页 |
·混合型温控阀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基于Simulink的动态分析与讨论 | 第59-64页 |
·基于Simulink的阶跃响应特性 | 第59-61页 |
·Simulink相关参数的设置 | 第59-60页 |
·阶跃响应与讨论 | 第60-61页 |
·温控阀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