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开采机械设备论文--抽油机械设备论文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

第一章 绪论第1-21页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重要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有杆抽油系统效率优化技术的研究第11-13页
 1.3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方法理论的总结归纳第13-16页
  1.3.1 近似公式设计计算法第13-14页
  1.3.2 API RP 11L所推荐的方法第14-15页
  1.3.3 解波动方程法第15-16页
 1.4 基于有杆抽油系统优化理论的优化算法的总结归纳第16-19页
  1.4.1 简单枚举法第16页
  1.4.2 模糊最优化第16-17页
  1.4.3 离散最优化第17页
  1.4.4 敏感性分析法第17-19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9-21页
  1.5.1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第19页
  1.5.2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涉及和重点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组成第21-24页
 2.1 基本概念第21-22页
 2.2 效率分解第22-23页
 2.3 抽油机的有效功率(N_e)第23-24页
第三章 地面设备效率计算模型第24-37页
 3.1 异步电机的电流及功率分析第24-28页
  3.1.1 经验方法第24-25页
  3.1.2 理论方法第25-28页
 3.2 抽油机减速箱效率分析第28-31页
  3.2.1 滚动轴承第28-30页
  3.2.2 渐开线齿轮第30-31页
  3.2.3 双圆弧齿轮第31页
 3.3 游梁式抽油机皮带传动效率第31-33页
  3.3.1 弯曲功率损失计算公式第32页
  3.3.2 皮带弹性滑动功率损失计算公式第32页
  3.3.3 皮带工作的有效圆周力第32-33页
  3.3.4 皮带传动效率分析第33页
 3.4 游梁式抽油机四连杆传动效率第33-37页
第四章 有杆抽油系统井下部分效率计算模型第37-52页
 4.1 盘根盒功率损失第37-38页
  4.1.1 盘根盒摩擦力计算第37-38页
  4.1.2 盘根盒耗能分析第38页
 4.2 抽油杆功率损失第38-43页
  4.2.1 抽油杆粘滞摩擦功第38-41页
  4.2.2 抽油杆与油管摩擦功第41-43页
 4.3 油液内气体膨胀功第43-44页
 4.4 抽油泵效率计算第44-47页
 4.5 有杆泵排量系数的理论计算第47-50页
  4.5.1 动态泵充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第47-48页
  4.5.2 动态泵的理论分析第48-50页
 4.6 有杆泵排量系数的半经验公式计算第50-52页
第五章 有杆抽油系统相关参数计算第52-59页
 5.1 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第52-54页
 5.2 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减速箱曲柄轴扭矩计算第54-55页
 5.3 新型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第55-59页
  5.3.1 悬点静载荷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第55-56页
  5.3.2 悬点惯性载荷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第56页
  5.3.3 悬点摩擦载荷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第56-58页
  5.3.4 悬点振动载荷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第58-59页
第六章 有杆抽油生产系统参数调整与计算第59-64页
 6.1 流压的确定与产量预测第59-61页
  6.1.1 几种常见的产量预测方法第59-60页
  6.1.2 流入动态方程的建立第60-61页
 6.2 生产参数及优选标准第61-63页
  6.2.1 抽汲参数的选择第61-63页
 6.3 参数调整的负载计算第63-64页
第七章 系统效率优化计算软件和案例计算第64-70页
 7.1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软件研发流程与软件界面截取第64-65页
 7.2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软件优化计算过程第65-70页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脱机签名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新型高效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