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AD的发现 | 第10-11页 |
·病原学 | 第11-15页 |
·AD流行病学 | 第15-17页 |
·AD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7-18页 |
·AD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AD实验室诊断方法 | 第21-24页 |
·AD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 我国主要水貂养殖地区阿留申病感染状况调查及CIEP和PCR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 | 第27-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检测样本和病毒 | 第27-28页 |
·试剂与器材 | 第28页 |
·PCR引物 | 第28页 |
·CIEP检测 | 第28页 |
·用PCR方法检测AD | 第28-30页 |
·结果 | 第30页 |
·CIEP检测结果 | 第30页 |
·PCR检测结果 | 第30页 |
·扩增片段特异性鉴定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3页 |
·关于样本量 | 第30-31页 |
·AD高感染率形成原因的分析 | 第31-32页 |
·AD感染率存在地区间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2页 |
·CIEP法和PCR法用于AD检测的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节 | 第33-37页 |
3 ADV感染阳性母貂产仔情况及幼仔分窝时ADV感染率的研究 | 第37-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试剂与器材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PCR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母貂产仔与幼仔生长情况 | 第39-40页 |
·ADV感染阳性母貂所产幼仔感染ADV的情况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外周血作为PCR检测样本用于确定水貂是否感染AD的可行性 | 第41页 |
·实验组母兽繁殖水平下降的成因分析 | 第41页 |
·实验组幼仔分窝时高感染率的成因分析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我国养殖水貂阿留申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第43-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毒株 | 第44-45页 |
·质粒与菌种 | 第45页 |
·试剂和器材 | 第45页 |
·引物 | 第45页 |
·病毒DNA提取 | 第45页 |
·PCR扩增 | 第45-46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鉴定 | 第46-47页 |
·目的基因序列的测定 | 第47页 |
·序列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超变区研究的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ADV-DL1、ADV-DL2和ADV-DL5毒株VP2基因上与致病力相关功能区遗传变异的研究结果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4页 |
·关于本实验中ADV国外参考株的选取 | 第49-50页 |
·关于VP2基因超变区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50-52页 |
·ADV-DL1、ADV-DL2和ADV-DL5毒株VP2基因与致病力相关功能区的遗传变异 | 第52-54页 |
·本章小节 | 第5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