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板汽水分离器板壁水膜流动数值模拟
|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 1.1 汽水分离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1.2 波形板汽水分离器原理及二次携带问题 | 第11-12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1 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2 板壁水膜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3 二次携带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平板水膜流动模型 | 第16-27页 |
| 2.1 固体表面对水的吸附作用 | 第16-17页 |
| 2.2 水膜所受的粘性力 | 第17页 |
| 2.3 二次携带形成的机理分析 | 第17-20页 |
| 2.3.1 水滴撞击水膜形成二次携带分析 | 第18-19页 |
| 2.3.2 水膜破裂形成二次携带分析 | 第19-20页 |
| 2.4 平板水膜流动的简化模型 | 第20-22页 |
| 2.5 连续方程 | 第22-23页 |
| 2.6 动量方程 | 第23-24页 |
| 2.7 边界条件与体积力的意义 | 第24-26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水膜流动数值解 | 第27-45页 |
| 3.1 控制方程 | 第27-29页 |
| 3.1.1 二次项的处理 | 第27-28页 |
| 3.1.2 压力梯度的处理 | 第28页 |
| 3.1.3 平板水膜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 3.2 方程的数值计算 | 第29-35页 |
| 3.2.1 数值方法的选择 | 第29-31页 |
| 3.2.2 方程的通用形式 | 第31页 |
| 3.2.3 网格的划分 | 第31-32页 |
| 3.2.4 建立离散方程 | 第32-35页 |
| 3.3 边界条件处理 | 第35-36页 |
| 3.4 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36页 |
| 3.5 求解的步骤和程序框图 | 第36-38页 |
| 3.5.1 求解步骤 | 第36-37页 |
| 3.5.2 程序框图 | 第37-38页 |
| 3.6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水膜波动数学模型 | 第45-53页 |
| 4.1 水膜波动的研究意义 | 第45页 |
| 4.2 数学模型 | 第45-50页 |
| 4.2.1 控制方程 | 第45-47页 |
| 4.2.2 边界条件 | 第47-49页 |
| 4.2.3 引起水膜波动的入口条件 | 第49页 |
| 4.2.4 表面张力 | 第49-50页 |
| 4.3 水膜波动方程的简化 | 第50-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水膜波动的数值模拟 | 第53-72页 |
| 5.1 VOF方法的原理 | 第54-56页 |
| 5.1.1 VOF方法的特点 | 第54页 |
| 5.1.2 VOF方法的应用过程 | 第54-56页 |
| 5.2 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 5.3 控制方程的差分离散 | 第57-59页 |
| 5.4 自由表面网格的计算 | 第59-64页 |
| 5.4.1 自由面网格的特征 | 第59-60页 |
| 5.4.2 自由表面张力模型 | 第60-61页 |
| 5.4.3 自由面上的边界条件 | 第61-62页 |
| 5.4.4 压力速度调整 | 第62-64页 |
| 5.5 VOF方程的数值计算 | 第64-66页 |
| 5.5.1 流体体积方程离散 | 第64-66页 |
| 5.5.2 稳定性条件 | 第66页 |
| 5.6 自由表面单元的速度条 | 第66-68页 |
| 5.7 计算框图 | 第68-69页 |
| 5.8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 5.9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总结和展望 | 第72-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