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 ·甾体化学概述 | 第8-11页 |
| ·甾体化学的发展 | 第8-10页 |
| ·结构与命名 | 第10-11页 |
| ·甾体药物的合成 | 第11-20页 |
| ·化学全合成 | 第12-16页 |
| ·化学半合成及其原料构成的变动 | 第16-18页 |
| ·微生物转化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 第二章 非那雄胺的合成 | 第24-46页 |
| ·引言 | 第24-26页 |
|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第24页 |
|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的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 ·非那雄胺的合成 | 第26-35页 |
| ·非那雄胺的合成分析 | 第26页 |
| ·4-氮杂内酰胺环的合成 | 第26-27页 |
| ·3-羰基-4-烯环的氧化开环 | 第27页 |
| ·3-羧基-5-酮的关环 | 第27页 |
| ·17β-N-叔丁基甲酰胺基的引入 | 第27-31页 |
| ·通过改造17位的酯引入 | 第27-30页 |
| ·通过17位卤代物引入 | 第30-31页 |
| ·1,2位双键的引入 | 第31-32页 |
| ·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 | 第32-35页 |
| ·实验路线的设计 | 第35-36页 |
| ·实验中其它一些4-氮杂甾体的合成 | 第36-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 ·测试仪器 | 第37页 |
| ·溶剂和试剂 | 第37-38页 |
| ·5,17-二羰基-3,5-开环-雄甾-3-酸 | 第38页 |
| ·4-氮杂-5-雄甾烯-3,17-二酮 | 第38页 |
| ·4-氮杂-5-雄甾烯-17α-羟基-17β-氰基-3-酮 | 第38-39页 |
| ·4-氮杂-雄甾-5,16-二烯-17-氰-3-酮 | 第39页 |
| ·N-叔丁基-3-羰基-4-氮杂-5,16-雄甾二烯-17β-甲酰胺 | 第39页 |
| ·N-叔丁基-3-羰基-4-氮杂-5α-雄甾-17β-甲酰胺 | 第39-40页 |
| ·非那雄胺 | 第40页 |
| ·N-叔丁基-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α-羟基-17β-甲酰胺 | 第40页 |
| ·N-叔丁基-3-羰基-4-氮杂-5α-雄甾-17α-羟基-17β-甲酰胺 | 第40-41页 |
| ·N-叔丁基-3-羰基-4-氮杂-5α-雄甾-16-烯-17-甲酰胺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3页 |
| ·3-酮-4-烯的氧化开环研究 | 第41页 |
| ·内酰胺的合成研究 | 第41-42页 |
| ·17位羰基氰醇化的研究 | 第42页 |
| ·α-羟基氰脱水的研究 | 第42页 |
| ·Ritter反应引入N-叔丁基甲酰胺基的研究 | 第42页 |
| ·还原5,16位二烯的研究 | 第42-43页 |
| ·1,2位脱氢的研究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附图 | 第47-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