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外文摘要 | 第3-7页 |
绪言 | 第7-8页 |
第1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与处理方式 | 第8-31页 |
·不良资产的成因与危害性 | 第8-11页 |
·不良资产的内涵与认定 | 第8-9页 |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 第9-11页 |
·银行不良资产的国内外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状况 | 第12-15页 |
·剥离不良资产的意义 | 第15-17页 |
·不良资产处理方式 | 第17-30页 |
·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 第17-18页 |
·处置不良资产的经济手段 | 第18-21页 |
·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手段 | 第21-23页 |
·处置几类特殊情形的不良资产的措施 | 第23-30页 |
·处置不良资产法律现状 | 第30-31页 |
第2章 各国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比较分析 | 第31-42页 |
·各国概况 | 第31-36页 |
·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 第32-35页 |
·承担模式 | 第35-36页 |
·美国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 第36-38页 |
·日本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 第38-39页 |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2页 |
第3章 不良资产处置过程的法律问题 | 第42-58页 |
·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障碍 | 第42-47页 |
·银行法制上的障碍 | 第42-43页 |
·公司法上的障碍 | 第43-44页 |
·信托法制对处理不良资产的制约 | 第44-45页 |
·合同法制的障碍 | 第45-46页 |
·担保法制的障碍 | 第46-47页 |
·税收与会计法制障碍 | 第47页 |
·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47-50页 |
·恶意逃废债的法律责任问题 | 第47-48页 |
·不规范破产问题 | 第48页 |
·诉讼时效问题 | 第48-49页 |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效力问题 | 第49页 |
·集团公司、民营企业贷款与关联交易问题 | 第49页 |
·公司为股东担保问题 | 第49-50页 |
·正确适用法律对策和建议 | 第50-58页 |
·克服现行法制障碍的几点建议 | 第50-53页 |
·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思路 | 第53-56页 |
·几项具体建议 | 第56-58页 |
第4章 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环境 | 第58-67页 |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 第58-60页 |
·发挥法律部门在处置不良资产中的支持保障作用 | 第59页 |
·加大资产保全工作中的法律手段运用力度 | 第59页 |
·各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保全工作流程 | 第59-60页 |
·完善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改进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环境 | 第60-62页 |
·不良资产的抵押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62-65页 |
·同一财产重复抵押与抵押重复登记的问题 | 第62页 |
·流质契约条款不受法律保护 | 第62-63页 |
·同一债权,既设立抵押担保又设定保证担保,抵押权实现的问题 | 第63页 |
·地上物抵押,土地使用权未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地上物未抵押,抵押权实现的方法 | 第63-64页 |
·同一债权既设定留置、质押、又设定抵押、保证担保,抵押权实现的问题 | 第64页 |
·抵押设定后,抵押物出租,或者出租后的抵押物又设定抵押的,抵押权实现的问题 | 第64-65页 |
·逃废银行债务成因和立法对策 | 第65-67页 |
·关于地方规章中的问题 | 第65页 |
·有关企业兼并破产的法规性文件中的一些问题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2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2-73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3-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