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3页 |
一、文献回顾 | 第10-12页 |
1、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重要意义 | 第10页 |
2、不同负压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 第10-12页 |
3、存在问题 | 第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3-1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1、分组与抽样 | 第13-14页 |
2、实验步驟 | 第14-15页 |
3、监测指标 | 第15页 |
4、统计学处理 | 第15页 |
5、主要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6、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 | 第17-26页 |
一、研究结果 | 第17-22页 |
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第17页 |
2.不同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 | 第17-18页 |
3.不同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患者氧动力学的影响 | 第18-19页 |
4.不同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第19页 |
5.不同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 第19-22页 |
二、讨论 | 第22-26页 |
1 安全有效的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第22页 |
2 -150mmHg以上的负压吸痰具有良好的吸痰效果 | 第22-23页 |
3 -150mmHg以下的负压吸痰具有良好的氧合改善状态 | 第23-24页 |
4 降低吸痰负压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第24页 |
5 三种负压吸痰未引起呼吸力学波动,与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有关 | 第24-25页 |
6.不同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6-27页 |
第五章 课题总结 | 第27-28页 |
一、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7页 |
二、本课题不足之处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录 | 第31-44页 |
附录一:文献综述 | 第3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录二 | 第36-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