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成本分析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对策研究
独创性声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经济全球化引起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 第9页 |
·全球价值链延伸拉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 第9-10页 |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一国政策选择视角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动态 | 第10-13页 |
·国外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探讨 | 第11-12页 |
·国内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探讨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总体思路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总体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解释 | 第16-26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价值链及产业链 | 第17-19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解释 | 第19-25页 |
·竞争优势论 | 第19-20页 |
·产品生命周期及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雁行形态产业发展论 | 第21-23页 |
·边际产业转移论 | 第23-24页 |
·互补产业结构论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及新趋势 | 第26-35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历程 | 第26-28页 |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 第26-27页 |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 第27页 |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 第27-28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 第28-31页 |
·国际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推进性 | 第29-30页 |
·国际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 | 第30页 |
·承接和转移产业的难度递增 | 第30-31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 第31-33页 |
·产业转移形成“空间分割”趋势 | 第31-32页 |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跳越性 | 第32页 |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区域集聚性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价值链成本分析 | 第35-48页 |
·前提假设及基本变量定义 | 第35-36页 |
·价值链成本曲线的比较静态分析—基于一国的分析 | 第36-41页 |
·i国要素价格变化对价值链成本曲线的影响 | 第36-40页 |
·i国产业内分工细化对价值链成本曲线的影响 | 第40-41页 |
·价值链成本曲线的动态分析--价值链攀升模型 | 第41-46页 |
·开放初期国际分工格局的确立 | 第41-42页 |
·基于一国要素价格变化的国际产业转移 | 第42-46页 |
·基于一国国内产业内分工细化的国际产业转移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中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总体定位 | 第48-55页 |
·中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 第48-50页 |
·中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作为移入国的总体定位 | 第50-52页 |
·现阶段定位 | 第50-51页 |
·长远定位 | 第51-52页 |
·中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作为移出国的总体定位 | 第52-53页 |
·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 | 第52-53页 |
·国内竞争优势下降的产业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中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对策研究 | 第55-61页 |
·降低技术及资本的价格 | 第55-57页 |
·发展专业化产业区,培育地区产业集群 | 第57-58页 |
·创建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 | 第58-59页 |
·加快过剩产业的对外转移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