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网络社会与电子政府 | 第1-19页 |
一、网络社会及其特征 | 第8-10页 |
(一) 网络社会及其特征 | 第8-9页 |
(二) 网络社会与电子政府 | 第9-10页 |
二、电子政府的涵义 | 第10-14页 |
(一) 电子政府的定义 | 第10-12页 |
(二) 电子政府的基本内容 | 第12-14页 |
三、电子政府的国际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14-19页 |
(一) 电子政府的国际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二) 国外电子政府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15-19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建设电子政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19-29页 |
一、电子政府是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 第19-23页 |
(一) 电子政府提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 | 第20-21页 |
(二) 电子政府促进了平等自由的交流 | 第21-22页 |
(三) 电子政府提供了公共参与的新渠道 | 第22-23页 |
二、电子政府是实现政府治理理念由管理转向服务的重要方式 | 第23-25页 |
(一) 服务理念成为信息时代政府的主导价值观 | 第23-24页 |
(二) 电子政府是政府服务理念的重要体现方式 | 第24-25页 |
三、电子政府是提高政府效率的必然选择 | 第25-27页 |
(一) 电子政府有利于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二) 电子政府有利于改进政府管理的技术手段 | 第26-27页 |
四、电子政府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现状分析 | 第29-40页 |
一、我国电子政府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二、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30-32页 |
三、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一) 政府公务员的观念转变问题 | 第33-34页 |
(二) 电子政府建设的效益问题 | 第34-36页 |
(三) 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问题 | 第36-37页 |
(四) 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 | 第37-38页 |
(五) 网络安全问题 | 第38-40页 |
第四部分 加快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的若干建议 | 第40-47页 |
一、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积极转变行政观念 | 第40-41页 |
二、重视电子政府的应用性建设,努力提高建设效益 | 第41-42页 |
三、尽快制定我国电子政府整体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 | 第42-43页 |
(一) 尽快制定电子政府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标准 | 第42页 |
(二) 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和三级数据库体系 | 第42-43页 |
四、解决好“数字鸿沟”问题 | 第43-44页 |
五、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第44-47页 |
(一) 发展自主的信息产业,构建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撑 | 第44-45页 |
(二) 构建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应用技术结构 | 第45页 |
(三)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