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水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

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绪论第1-13页
 一、国际集装箱运输与中国经济第8-9页
  (一) 运输与经济的关系第8页
  (二) 中国经济发展对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第8-9页
 二、中国集装箱发展的快慢受制度因素的深刻影响第9-11页
  (一) 市场制度的建立加速了集装箱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扩散第10页
  (二) 各项运输政策影响着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快慢第10-11页
 三、球化导致的市场规模扩大要求中国集装箱运输向全球扩展第11-13页
第一章 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概况第13-27页
 一、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第13-17页
  (一)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二)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第14-17页
 二、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概况第17-24页
  (一) 运输企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第17-20页
  (二) 生成量及口岸运输现状第20-22页
  (三) 内陆集疏运现状第22-23页
  (四) 我国集装箱运输软环境建设第23-24页
  (五) 信息化建设初建成效第24页
 三、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第24-27页
第二章 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第27-35页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政策的调整第27-28页
 二、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第28-31页
  (一)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分析第28-30页
  (二) 我国经济贸易形势分析第30-31页
 三、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供求分析第31-32页
  (一) 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供给分析第31页
  (二) 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分析第31-32页
 四、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走势第32-35页
第三章 我国航运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35-44页
 一、我国集装箱运输将面临的历史性机遇第35-38页
  (一) 贸易重心的转移和集装箱货物运输量的增加第35-37页
  (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流管理的进步第37-38页
  (三) 竞争条件的改善第38页
  (四) 资本机遇第38页
 二、我国集装箱运输将面临的挑战第38-44页
  (一) 境外中转量的竞争第38-41页
  (二) 运量的竞争第41页
  (三) 人才的竞争第41页
  (四) 管理的竞争第41-42页
  (五) 其他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第42-44页
第四章 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战略第44-57页
 一、枢纽港和支线港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44-46页
  (一)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支线港是统一的第44-45页
  (二) 枢纽港和支线港的运输腹地不同、服务功能也有所不同第45-46页
 二、我国港口由支线喂给港向枢纽港转变的基础和面临的困难第46-48页
  (一) 我国港口由支线喂给港向枢纽港转变的基础第46-47页
  (二) 我国港口由支线喂给港向枢纽港转变面临的困难第47-48页
 三、枢纽港应具备的条件第48-49页
 四、我国沿海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研究第49-54页
  (一) 北部渤海湾地区第50-51页
  (二) 中部地区第51-52页
  (三) 南部地区第52-54页
 五、集装箱港口的经营战略——民营化第54-57页
  (一) 港口民营化发展的原因第54-55页
  (二) 港口民营化的意义第55-56页
  (三) 港口民营化的方式第56-57页
第五章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经营战略研究第57-71页
 一、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战略概述第57-62页
  (一) 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战略指导思想第57-58页
  (二)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第58页
  (三)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选择的依据第58-59页
  (四) 集装箱运输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的措施第59-62页
 二、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第62-66页
  (一) 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化的可选方式第62-63页
  (二) 政府的作用与应采取策略第63-66页
 三、我国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战略的政策支持——集装箱运输政策的调整与完善第66-71页
  (一) 采取必要措施,扶植本国航运业第66-67页
  (二) 加强航运业管理,提高运输质量第67-68页
  (三) 引导并促进集装箱运输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国际战略联盟力第68-69页
  (四) 建立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材料表面激光改性与刻蚀研究
下一篇:柄海鞘(Styela clava)天然产物的提取、结构鉴定及生理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