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调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引言 | 第1-14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4-29页 |
一、诊断标准 | 第14-16页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4页 |
(二) 心功能分级标准 | 第14-15页 |
(三) 心水诊断要点 | 第15页 |
(四) 中医肝郁血虚证辨证标准 | 第15页 |
(五) 中医单项症状轻重分级记分标准 | 第15-16页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第16页 |
(一)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6页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6页 |
(三) 病例剔除及脱落 | 第16页 |
三、一般资料 | 第16-19页 |
(一) 来源与分组 | 第16页 |
(二) 一般情况分析 | 第16-19页 |
四、治疗方法 | 第19-20页 |
(一) 试验分组方法 | 第19-20页 |
(二) 治疗措施 | 第20页 |
五、观察指标 | 第20-21页 |
(一)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20页 |
(二) 疗效性观察指标 | 第20-21页 |
六、疗效判定标准及中医证候病情分级标准 | 第21-22页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页 |
八、治疗结果分析 | 第22-28页 |
(一) 中医症状疗效分析 | 第22-24页 |
(二) 西医症状疗效分析 | 第24-28页 |
九、不良反应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41页 |
一、胸痹心水病因病机探讨 | 第29-32页 |
(一) 心肝同病的生理病理基础 | 第30页 |
(二) 肝郁血虚、因虚致瘀为本病的病机特点 | 第30-31页 |
(三) 情志失调与肝郁血虚 | 第31页 |
(四) 衰老与肝郁血虚 | 第31-32页 |
二、复脉灵颗粒剂方药分析 | 第32-38页 |
(一) 主要方药组成 | 第32页 |
(二) 治法 | 第32页 |
(三) 药物功效溯源 | 第32-34页 |
(四) 组方配伍特点 | 第34-35页 |
(五) 现代药理研究 | 第35-38页 |
三、疗效与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8-39页 |
(二) 对心功能的影响 | 第39页 |
(三) 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 第39页 |
(四) 对6min行走试验的影响 | 第39-40页 |
(五) 对血脂、血流变的影响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