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鄯善梧南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隐伏矿预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区概况 | 第9页 |
二、研究区工作程度 | 第9-11页 |
三、选题依据 | 第11页 |
四、工作起止时间及完成工作量 | 第11-12页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述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0页 |
一、区域构造 | 第15-17页 |
二、区域地层 | 第17-19页 |
三、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1-33页 |
第一节 矿区地层及构造特征 | 第21-27页 |
一、矿区地层划分 | 第21-22页 |
二、矿区构造 | 第22-26页 |
三、岩浆岩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7-33页 |
一、矿床地质及矿体特征 | 第27-29页 |
二、矿石成分及组构特征 | 第29-30页 |
三、围岩蚀变 | 第30-31页 |
四、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岩矿石的主要化学组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36页 |
一、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34-35页 |
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36页 |
第三节 金矿物特征及指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38页 |
一、金矿物特征 | 第36-37页 |
二、指示元素特征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矿床成矿条件与成因分析 | 第41-49页 |
第一节 成矿条件 | 第41-44页 |
一、大地构造位置及相应的构造活动 | 第41页 |
二、矿区构造 | 第41-42页 |
三、地层及岩性 | 第42-43页 |
四、成矿深度及物理、化学环境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矿床成因分析 | 第44-49页 |
一、卡林型金矿特征 | 第44-45页 |
二、梧南金矿床成因分析 | 第45-49页 |
第五章 矿床原生晕特征 | 第49-63页 |
第一节 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49-50页 |
一、野外样品的采集 | 第49-50页 |
二、室内样品分析 | 第50页 |
第二节 地表原生晕特征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深部原生晕指示元素特征 | 第51-56页 |
一、勘探线原生晕组分特征 | 第51-53页 |
二、4勘探线指示元素组合 | 第53-56页 |
第四节 深部原生晕分带特征 | 第56-63页 |
一、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 第56-59页 |
二、原生晕横向分带特征 | 第59-63页 |
第六章 隐伏矿预测 | 第63-71页 |
第一节 地球化学预测指标 | 第64-65页 |
一、金矿床叠加晕找盲矿的准则 | 第64页 |
二、地球化学参数预测标志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梧南金矿体远景评价 | 第65-68页 |
一、梧南金矿床原生晕分带评价值模式 | 第65-67页 |
二、矿体深部预测 | 第67-68页 |
第三节 矿区找矿标志 | 第68-71页 |
一、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 第69页 |
二、地质标志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